第c04版:科技平湖

平湖多点发力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

构建多元孵化格局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营造良好科创氛围

国家级孵化器平湖科创中心内,航天科工集团二十三所平湖实验室为平湖航天航空产业贡献新力量;省级孵化器华祥福生物技术科技园内,企业承担起浙江省科技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并完成验收;嘉兴市级孵化器——平湖车创园孵化器(汽车零部件专业型),为平湖汽车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在我市,越来越多的科技孵化器焕发出全新经济动能,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加速“孵”出。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不断加强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孵化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在孵企业数达329家,毕业企业数达68家。“我们始终坚持将构建多元化孵化格局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培育新技术企业群体,持续发展壮大智能制造、医疗、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推动平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传保说。

壮大规模

多元孵化格局营造“好氛围”

前不久,2022年度嘉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名单正式公布。平湖共有2家孵化器上榜,分别是嘉创智谷孵化器、浙江华龙新材料科技园。

“园区创办至今未到3年,已入驻科创企业22家,毕业企业1家。最近,我们还就中科健齿华东创新中心项目进行了正式签约。该项目作为我市首个院士创业类项目,将为我市生物医疗产业链优化及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布局注入新力量。”嘉创智谷孵化器投资总监王木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嘉创智谷孵化器位于我市新仓镇,成立于2020年1月,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器械、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入驻对象主要是高科技人才、高科技项目以及高科技企业。除了今年新签约的中科健齿,园区还集中落户了汇涌进光电、嘉创智医疗、怡旗电子、睿晨生物等一批优质企业,他们都为我市未来的科技创新、产业驱动、实体企业发展等带来了勃勃生机。目前,嘉创智谷远景产业园二期也已开工建设,届时将为一期上下游企业及项目提供更好的投创环境,同时也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中小科创企业入驻园区,鼓励其积极投身创业浪潮。

“嘉创智谷孵化器园区始终将目光聚焦在高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上,这也与新仓以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定位相符合,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持并帮助嘉创智谷孵化器的建设和成长。”新仓镇科技助理员徐元君说。

科技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市科技局以国家级孵化器为重点,不断拓展孵化空间,延伸孵化产业链,提升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嘉兴市级以上孵化器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8家,孵化面积达17.8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市科技局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其他孵化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众创空间5家、星创天地10家。其中,慧谷·蜂巢创客空间、平湖安行无人机遥感众创空间于2020年双双入选科技部当年度公布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升格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我市也自此实现了国家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在孵化平台建设上达成了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的“大满贯”。

优化环境

多层次保障机制送上“及时雨”

平湖科创中心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目前孵化加速面积达84000平方米。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创业孵化平台,科创中心各项服务配套完善,现有在孵企业189家,已顺利毕业企业25家。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等省级以上高端人才41名、嘉兴领军人才58名。

科创中心之所以能够拥有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成为我市高质量产业生态园的领跑者之一,离不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4年获得国家级孵化器年度评价‘良好’等级。2020年度获评后由市科技局给予奖励补助,目前补助已全部到位,主要用于中心举办各项专项服务活动等。”平湖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根据我市科技新政指引手册,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嘉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补助。与此同时,在上级对应相应级别科技孵化器(域外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开展的年度绩效考评中,对考评优秀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考评良好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为支持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送上“及时雨”。

在活力金平湖的这片沃土上,从来不乏创新创业的氛围和激情。日益完善的支持举措,也为更多创业者化解了担忧,助力其梦想实现。早在2018年5月,在市科技局的推动下,平湖市金控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产业基金法人机构)与嘉兴绿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平湖市产业基金科创子基金——绿合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绿合科创基金”)。今年9月,我市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出台《平湖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加快聚集,帮助本地中小科创企业畅通融资,推动全市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包括绿合科创基金、容腾基金等创投基金5家。

此外,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不断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放贷力度,今年科创贷款名单制管理等工作已完成审核,全市共计21家金融机构全部通过准入审批,截至目前已先后为入库企业提供科技贷款4.78亿元。

优化服务

全方位支撑体系增强“吸引力”

科技孵化器作为“孕育”企业发展壮大的“摇篮”,它的成长和发展既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人才的聚集和项目的汇集。如何能让高端人才心甘情愿留下来,如何能让优质项目蓬勃发展“壮”起来,其关键的“吸引力”就在于服务。

“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与大院名校加强合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为孵化平台提供优质创新资源。”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上海交大平湖慧谷科技园为例,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强大的科研支撑,结合平湖地区的产业基础,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光机电、新材料、电子信息与工程、生物医药、新能源以及汽配等产业。截至目前,我市已经与浙工大、上海交大、浙江清华长三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新材料研究院、智能光电研究院以及平湖创新中心、数字技术创新研究院。

城市求贤,君子择城。近年来,市科技局不断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科技服务中介入驻,开展科技中介“公示制度”工作,为科技企业提供快捷的人力资源、融资、法律、会计、高新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无论是企业还是人才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坚持“人才项目一体化”,加快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领军人才团队,积极指导推荐孵化项目参加创业创新大赛。截至目前,已推荐百余家孵化企业参赛,共计有20余家企业获奖,做到了用事业留住人才、用服务稳住人才。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与科技孵化器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支撑体系,高质量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为打造平湖创新创业新高地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金哲宇

2022-10-11 构建多元孵化格局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营造良好科创氛围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74864.html 1 3 平湖多点发力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