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我们的国庆记忆

又到十月,金色的阳光照耀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上,秋风捎来假期的讯息,空气里弥漫着喜庆与欢愉……十月里发生的一切,仿佛都因为一个节日——国庆节,而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每到这个时候,记忆的匣子总会悄悄打开,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一次惊艳世界的阅兵式,又听到了儿时在校园歌咏比赛唱过的红歌,又浮现了国庆出游时街上飘扬的那一面面五星红旗……那是我们最深刻的国庆记忆。

金色的十月,我们一直沉浸在喜悦里

■贾军礼

南方稻花香,北方柿子红。每年的国庆佳节正值大江南北的丰收季节。辽阔大地上各种富饶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更替,经过农民们的辛勤劳作相继成熟,它们似乎在以这种万紫千红般的蓬勃姿态,为祖国母亲庆生献礼。

记忆里的国庆节,有两种颜色让我难忘,一种是五星红旗上那抹鲜艳的中国红,一种就是故乡田野里的遍地金黄。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我们搬进了村东头新建的校舍。国庆节前学校在操场上举行校园歌咏比赛,我们班参选的歌曲就是那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站在升旗台旁边,每个人都穿着白衬衫,系着红领巾,分列成高低三排的队形放声高歌。我和班上的一位女生被选为文艺委员和音乐课代表,我负责打节拍指挥,她负责领唱。大家唱书式的经典腔调此起彼伏,虽然旋律没那么动人,但绝对的下力气,尤其是到了高音区,个别男生憋得满脸通红,但依然意气风发,很是可爱。

校园操场上那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乡村里最具代表性的国庆元素。时至今日,每次回故乡,只要途经小学,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凝望一眼教学楼顶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当年的红砖大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层教学楼,那也是我们村子里最高的一幢建筑物。

现如今,每逢国庆假期,城市的大街小巷都会张灯结彩,悬挂起无数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城市的行道树到商家的店铺,甚至小朋友的手上、私家车的操控台上,那抹鲜艳的中国红都是最喜庆、最吉利的颜色,也成为这个节日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国庆前后,也是乡村三秋生产的关键时节。

记得有一年国庆,母亲号召我们在庭院里开展玉米脱粒大赛,成绩表现好可以获得劳动奖励。我优先选择了家中自制的手摇式齿轮脱粒机,母亲则采用土办法,将若干的玉米棒子装入塑料袋,封口后通过木棍抡砸的方式进行脱粒。当时姥姥也住在我们家,她在一边挑拣个头大的玉米,然后顺着玉米底部的缨子穗编结起来,准备吊挂在树上。那天我十分卖力,因为前几天我看中了供销社柜台里摆放着的一个识字算数卡片器,父亲答应我只要认真干就满足我这个心愿。在利益的驱动下,不一会儿身边的玉米粒就淹没了我的双脚和板凳。妹妹负责收集脱粒后的玉米棒子,经过一个下午的劳作,我已置身在金黄色的“玉米沙漠”之中。

傍晚,父亲从村里回来,看到我们取得的可喜战果,爽快地给了我五元纸币,我心满意足地买回来憧憬已久的识字算数卡片器。那是一个半开口的纸盒,里面装着一个书本大小的、绿白相间的塑料卡套,右上方还有三排红色的算珠,下面是四排可以上下移动的按钮,里面插着十多张卡片,卡片正面绘有各种识字图案,背面排列着各种加减法的数字算式,推开卡套上的按钮,可以看到对应文字和答案。

在满院金黄色的“玉米沙漠”中,手捧着心爱的学习礼物,成了那年国庆最美好的记忆。

近年来,国庆观影成了我们一家人过十一的必选项,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家乡》再到《我和我的父辈》,被誉为“国庆三部曲”的这三部影片我们从未缺席。鲜活而生动的故事情节,饱满而感人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更让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无上荣光。

厚植爱国情怀

■钱澄蓉

国庆节,最是爱国情怀动人心。“十一”假期长达7天,让人充满期待,孩子们也早早地扳着手指等待着国庆来临。国庆作为我们国家一年里最长的法定假期之一,其目的是举国同庆,但在这个节日里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爱国情怀的培养,让国庆节成为爱国教育的黄金周。

说到国庆,儿时庆祝国庆节的情形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10月1日这天,我们清晨很早就起来,穿上泡泡袖的白衬衫,灯芯绒的黑裤子,脚蹬雪白的新球鞋(这身行头平时是享受不到的,只有重大的喜庆日子才有幸加身),早饭还咽不利索,就招呼上小伙伴,一起到学校或者居委会参加国庆纪念活动。只有特别优秀的孩子才能在这一天代表“儿童群体”演出,戴着红领巾,脸上抹上红红的胭脂,女生还要戴上红头花,唱一首歌曲或者表演朗诵,这些孩子都是台下的我们羡慕的对象。

过去在农村,国庆节适逢三秋大忙季节,收秋、种麦、采棉、浇菜……但不管农事如何紧,10月1日这天的庆祝会活动是雷打不动的。村民们会搬着小板凳,在家门口看各村编排的文艺节目会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展览等等。当时人们参加这样的庆祝活动,其兴奋的程度不亚于观看NBA总决赛。庆祝仪式结束后,一连几天,大家的心还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如今,国庆的气氛愈加热烈。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祖国,祝福你》《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在大街小巷唱响,来自机关、工厂、学校等各界人士将一束束鲜花献在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行走在人群中,不时会看到人们手持国旗或者脸颊上贴着国旗贴纸,在以“庆祝国庆”为主题的布景旁边,不少人驻足合影留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奔流涌动在每个人的心中,更体现在生动具体的行动上。

国庆,就应该是举国欢庆。国庆的“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过去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这个划时代革命的成功;庆祝亿万劳苦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历史性胜利。庆祝之中也有纪念,纪念革命先烈,回顾为建立新中国无数革命先驱者所经历的腥风血雨、枪林弹雨和狂风暴雨。今年国庆之前,我已教会了孩子唱国歌,学校的老师也带着孩子制作了“五星红旗”,我们还为孩子准备了红色绘本读物,希望通过认识和了解革命先辈创业斗争之艰辛和艰难,教育孩子们珍惜眼前幸福,对先烈心怀敬畏。

国庆假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厚植爱国情怀,让我们的孩子从心灵深处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接力爱国教育的火炬,燃旺爱国教育的火焰,激发爱国的精神情怀。

往来区域间

■沈美红

国庆假期怎么过?寄情于山水的人会走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奔波在外打拼的人会回家陪陪父母孩子;年长的人会去走亲访友,拉拉家常;年幼的孩子最喜欢痛痛快快地玩几天。

问我国庆假期怎么过?脑袋里跳出来的是“往来区域间”。可能是前几天正好在讲《往来区域间》这一课。但是,细细斟酌、品味,用“往来区域间”这几个词再合适不过了。在我这里,区域指的是乡村与城市。

小时候,国庆假期最开心的就是约上同学去城里游玩。那个时候平湖热闹的是关帝庙商场,是中百商都,是香弄桥,没有综合性的一体化大商场,没有奶茶,也没有海底捞,但是我们就是想去凑热闹,哪里人多就想往哪里跑。印象最深一次国庆去平湖是2000年,那个时候公交车的车次没有那么多,错过一班要等很久很久,上公交车还要买票,因为难得假期去城里,公交车上总是挤满了人。我和同学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不仅没有座位,连站的空间都狭窄得有限,我们几个挨着、贴着,到了香弄桥站下车。几个人一下车就欢脱得不得了,跳着、蹦着、聊着、笑着、闹着,来到关帝庙商城,尽管路挺长,那时也不觉得累。在那些街边的小店,看看衣服、鞋子、包包,看得多、买得少,那个时候我们几个都没钱。中午的时候找了家馄饨店,吃了馄饨和烧卖,觉得日子美好得不得了。下午,我们几个继续逛,记得我当时买了双鞋子,一个同学买了条牛仔裤,还有一个同学买了件T恤,就这样我们心满意足了。然后匆匆忙忙赶到公交车站,挤上公交车回家。那是乡村孩子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吧。

时间的车轮不停地向前,平湖发展越来越快。我也从乡村搬到了平湖城里居住。看着平湖各大商场接踵而至,南有吾悦广场,北有恒隆·嘉荟城,东有八佰伴,各大商场在国庆期间也是摩拳擦掌,各类活动纷至沓来。奇怪的是,长大了,却不喜欢热闹了,喜欢安静,总想着“归园田居”。

这几年的国庆,我们总是回乡下,家里的老房子已然破旧,但烟火气格外的浓烈,喜欢这炊烟袅袅。先生说他喜欢乡下的土灶,能煮出城里煮不出的味道;儿子说他喜欢那乡间小路,可以肆意地奔跑;我说我喜欢坐在乡下的院子里,安静地坐着欣赏落日余晖,特别温暖。

乡下的日子总是恬静自然,但我们在乡下过国庆节也是相当热闹,是家人聚在一起的热闹。爷爷、爸爸、妈妈、姑姑、叔叔、伯伯、堂哥、堂姐、堂妹、弟弟、侄儿、侄女……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拉着家常,准备着饭菜,厨房间里,小姑妈土灶上烧火,大叔叔炒着菜,小叔叔切着牛肉,小婶婶洗着碗;客厅里,爷爷和大伯在聊天,大婶和大伯母在择菜,大姑妈和我妈在给油豆腐嵌肉(家里传统菜)。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带着娃,嗑嗑瓜子,吃吃水果,说说带娃的心得,侃侃工作的烦恼。午饭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要坐三桌,还满满当当。整个屋子都是我们的声音,爷爷总说我们家的人都是大嗓门,我们聚在一起,对岸的人家都知道,因为声音实在太大了。吃过午饭,孩子们有骑自行车的,有抓蟋蟀的,有玩泥巴的……看着他们,我们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今年国庆,我们回乡下吧!

在旅途中与慢生活 来一场邂逅

■翁辰辰

好久没出去旅游了,上一次正经有规划的旅游似乎还是2020年国庆期间。当时和母亲随两个朋友去了苏州和湖州,绕着太湖兜风,在太湖边上的西山岛登高远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特别是在清晨,碧波荡漾,湖面部分被雾气笼罩,朦朦胧胧最是有意境。

早上从平湖出发,经过常台高速的时候遇到了大堵车,幸亏司机技艺高超,左绕右插,生生从车流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来。到西山岛的时候正值中午时分,先绕岛一周看看行情,岛上农家乐众多,我们东看看西看看,挑得眼花缭乱,遂决定随便选一家解决温饱问题。都是些时令家常菜,像太湖银鱼、白虾这种自然不可少,只是遗憾没吃到螃蟹,于是决定晚上一定犒劳自己。

太湖的风景配上十月清爽的风,让我们一行人着迷。正午时分,一望无际的湖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近岸的荷花还未凋谢,不远处的小岛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下午我们就在岛上乱逛,历经一个多小时终于登上太湖第一峰。几个非专业选手爬山可不容易,路上捡了路边的枯枝当作拐杖,上上下下的倒是见了许多路边废弃的屋子,也与更多的人擦肩而过,等爬上去了以后兜了一会儿天色就暗了。站在高处远眺,甚至可以沿着湖岸线望到对岸,也不知道是湖州还是无锡。

天色暗了,我们也踏上了返程,憧憬着能享受一顿大餐,结果我们这几个腿脚不好的选手下山一样磨蹭,到了车里已经快7点了,路过的路边网红店、农家小屋基本上都爆满了,只好决定先回酒店另作打算。酒店是我网上订的,似乎还是工会的疗养院,环境不错,出去不远就能看到湖景。

幸好酒店可以堂食,尽管价格不便宜,但我们还是满足了自己吃螃蟹的愿望。蟹黄如膏,味道鲜美,可惜缺一味米醋,不然味道更佳。其他菜都不大记得了,想来也是性价比不高。

酒店自带湖景,自然不能错过。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早饭后就兴冲冲地过去拍照。望着一览无余的太湖,在湖岸上闲走,心也渐渐从平日的繁忙中放松下来,尽享那一刻的安宁和惬意。

我一直非常喜欢苏州,2018年国庆节的目的地也是苏州。当时我和朋友夜游山塘街吃着肉骨烧,在运河上听着评弹细品吴文化,在诚品书店与书为伴,在苏州博物馆与古典来一场美好邂逅,然后晚上沿着大街慢慢走几公里回酒店,最近回想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温馨的回忆。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中,与三五好友慢悠悠地尽享慢生活,在哪里旅游都一样,毕竟我们享受的是旅途的过程,是闲适的快乐,我总认为这才是假期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

一些关于国庆的记忆

■张峥彦

自7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年的国庆都留给我们很多难忘的记忆。随着我们的祖国不断繁荣昌盛,我想对于国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独家记忆。它可能是一张难得的全家福照片,也可能是一次盛大的阅兵式,都在点滴间记录着属于自己的家国情怀。“90后”的我们可能没办法感受上世纪五十年代万人空巷的大游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街小巷的各种标语,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挤在有电视机的邻居家看国庆阅兵式的经历,但我想我们也会有在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关于国庆的点滴感想,成长感悟。

小时候,因为还没有现在“小长假”的概念,最长的假期除了寒暑假就是“五一”和“十一”两大“黄金周”,而作为学生,总是会对假期充满无限期待。不仅是因为不用上课,还因为每到假期,只要能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父母总会带着我出去在周边玩两天,枫泾古镇、鲁迅故里、秦淮河边都留下过我的足迹,让我用自己体验的方式来感受这独属于江南的气息。而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08年,当年“五一”恰逢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我们因种种原因错过,就选择在国庆期间横跨杭州湾,登顶海天一洲。至今我都记得,当汽车飞驰在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上,我看着防护栏的颜色由红色变至紫色时的激动心情,即使那时候的我还只是个懵懂的学生,我都能深切感受到这些成就来之不易,没有祖国母亲的改革开放,就不会呈现出现在的巨大变化,获得如此巨大成功。那时候的国庆,即使回来免不了要写游记,但更多的依然是游玩、是欢乐、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再后来,参加高考,我去往距离家乡近2000公里外的城市就读大学,路途遥远,加之第一次离开父母孤身一人前往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新鲜感让我的国庆假期几乎都选择和同学、朋友去周边旅游。那四年,我跑了西部不下十多个城市,既有和朋友筹划很久的精致出游,也有一时兴起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感受了成都街头的悠闲自在,听过公园里大爷大妈摆龙门阵的爽朗笑声;让我领略了西安兵马俑的气势恢宏,由衷感叹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壮观;让我品尝了贵阳花溪米粉的香辣爽口,在旅行中享受发现当地美食的乐趣。也有过和小伙伴一起到户外爬四姑娘山,看星空赏日出,徒手生火郊野露营等奇奇怪怪的经历,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少年轻狂不知愁”的滋味,毕竟那四年我更多的是考虑了自己,去选择享受我的大学生活,享受我的青春时光。那时候的国庆,没有了曾经繁重的课业压力,更多的是自由、是享受、是不受拘束的青春。

毕业后,虽然在刚毕业时回到了家乡,但最终还是离开去往别的城市发展。但毕竟距离不远,加上现在交通便利,周末、小长假想要回来都非常方便,但工作之后的时间多少不再那么自由,难免不能确保自己总有时间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所以现在一旦放假,反而没了以前一个人出去闯、出去玩的劲头,总是尽可能地选择回平,或者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今年刚过去的中秋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回平,不能和父母一起度过,所以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里,我已经把回平行程安排上了,希望回来的这几天能去看看最近新开馆的平湖新晋网红地——平湖博物馆,逛逛热闹的东湖与南河头边,看看还能不能再感受一下西瓜灯节的热闹,尝尝想念许久的平湖地道美食毛狗线粉、平湖烧卖,还有那一口能爆汁的生煎。如今的国庆,我更愿意和家人一起度过,更多的是责任、是陪伴、是对家和家乡的留恋。

随着自己在长大,对于国庆的体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何时,都是希望假期可以再长一点、慢一点,让忙碌但有趣的童年再欢乐一些,让短暂但飞扬的大学时光再丰富一些,让回到家乡陪伴父母的时光能久一些、再久一些……好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品味这慢下来的生活和生活该有的样子。

2022-10-0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73763.html 1 3 我们的国庆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