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一度 城乡秀美

绘就全域共美共富新画卷

——平湖重塑城乡风貌打造美好家园纪实

核心提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一头连着民生幸福,一头连着光荣使命,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这几年,平湖不断推进城乡建设,“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这一个个看似缥缈的概念在平湖落地生根,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串联全域城、镇、村,绘就全域共美共富新画卷。

从无到有 未来社区照进现实

未来社区是什么样的?未来社区能带来什么?“在未来,不出社区,老人需要的理发、下棋、聊天问题,孩子需要的玩耍、学习需求,或者是大家生病时的及时就医问题,都能得到满足。”在东湖社区居民张园的畅想中,未来社区拥有绿色、低碳、环保的居住环境,健康、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及开放、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无论是诗和远方,均能够在身边,成为小美好。

而张园的期待,也恰恰是未来社区建设的方向。近日,位于北原牧唱公园内的一站式邻里中心项目主体建筑正式封顶,待完成内部二次结构、装修和附属工程建设后,就能与广大市民朋友见面。一站式邻里中心基于东湖社区养老服务空间不足的现状,在内设置面积23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及养老服务中心,配套设置面积2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利用东湖公园内良好的环境基础,还设置了面积280平方米的社区健身房,以及面积200平方米的亲子活动中心,建成后可最大程度满足全年龄段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同样发生着大改变的还有三港路。三港路与案山路交界处,两个口袋公园也已经初见雏形。沿着三港路一路向西行,道路两侧多了橙色步道,两侧门店也架起了脚手架,进行门头统一改造。走到临近东湖大道附近,路边崭新的停车位引人注目。

东湖未来社区的改造也不止在路上,走进世纪名苑小区,小区内的主干道,已经铺上了黑色的沥青路面,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门口不远处,还有小区内的0-3岁托幼中心,以及老年活动中心正在火热建设中。

从无到有,东湖未来社区蝶变进行时。“此次东湖未来社区实施单元面积约30公顷,以世纪名苑南区、嘉和花苑小区为主。这两个小区是东湖景区打造后城市东拓建成的第一批小区,区域内还有较为完善的生活配套,但因为社区内部存量空间缺乏,缺少未来社区创建、场景落位所需的物理空间。”东湖社区党委书记张小婷说,因此,在此次未来社区改造过程中,东湖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要素,对部分空间进行改造。

“我们利用市图书馆现有场馆打造幸福学堂和共享书房,在市传媒中心内部设置双创空间,落位未来创业场景。”张小婷说,同时将世纪名苑南区废弃游泳池和现物业用房进行微改造,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礼堂。通过围墙内退、围墙拆除等多种方式进行空间挖潜,将囿于围墙的闲置绿地加以改造提升,为民众提供可活动、可赏景、可停留的公共绿地空间。在未来,百姓不需要走出社区,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在15分钟内就都能得到全面满足。

未来已来,数字成就未来。“在东湖未来社区建设中,我们还以数字化手段打通信息孤岛,统筹全域空间资源,加快数据实时交互,建立‘设施小分散、数据大集成’的创建路径,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邻里互助共同体。”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俞震说,接下来,这项数字化的应用将接入平湖市城市大脑开发东湖未来社区手机应用,提供场地线上预约、共享车位查询等功能。届时,市民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开启便捷生活体验。

“未来社区”是个让人憧憬的词,而东湖社区,正在将这份憧憬变为事实。

串珠成链 县域风貌共建共享

“居住在新仓,工作在独山港”是市民张彭的日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两个镇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跨镇通勤十分便捷。”用村民张彭的话说,如今,各个镇之间,公共设施共享、产业统筹规划使这种“跨区域”生活的距离感越来越“近”。

让张彭体会到的越来越“近”的生活感受,源于广陈镇、新仓镇、独山港镇联合打造的“合作之源·乐享绿城”县域风貌区。该区位于平湖东部,是平湖接轨上海的重要板块,也是平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由广陈镇、新仓镇和独山港镇部分镇域区域构成。

“我们的三个镇,各有特色,其中广陈镇是浙江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创新开展‘广陈模式’,打开了农业产业发展新思路,新仓镇产业优势突出,是‘新仓经验’的发源地,而独山港镇以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港口物流业为特色。”俞震说,“合作之源·乐享绿城”县域风貌区就是依托广陈镇、新仓镇、独山港镇各自的产业优势与特色,结合新城与产业区块建设未来社区理念引入、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等凸显合作文化在区域发展的巨大成就,通过城村景结合、产业联合、区域联动等手法,打造成为集地方文化、秀美乡村、多产联合为一体的风貌样板区。同时还将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北山塘村部分区域纳入建设范围,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将风貌区发展成为区域协作的典范。

美景为珠,交通为线。细看县域风貌,路路相通,桥桥相接,便捷快速的交通将3镇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业鲜明,互动融合,区域联动发展使3镇协同共进……而一个个产业项目的接连落地,更是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认可,实现了区域城市品质和风貌双提升。独山港镇“郁树临枫·醉红江南”风景线借助高科技农业产业优势与江南水乡特色,将“森林、庄园、果蔬采摘、花卉基地、航天文化”等产业融合,东郁园林、航天科普基地、千亩花卉等多个项目深受市民好评;新仓镇作为中国出口服装生产基地、中国三大童车生产基地和包装印刷名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广陈镇也在全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住宅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真正建设交通便捷、生活舒适、智能化的县域风貌区。

县域风貌是展现城乡风貌的最重要板块,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与美丽城镇联创联建更是将这份美丽进一步放大。去年,广陈镇、新仓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城镇,今年,美丽城镇也将迎来验收,三镇共同组成的平湖“乐享绿城”共富美丽城镇集群以“一芯、一带、四轴”为格局,将散落在广陈、新仓、独山港的各个点串联成线,使美丽相连,区域相接,美丽城乡风情线逐渐显露,光彩焕发。

“在建设中,我们将广陈-新仓-独山港‘合作之源·乐享绿城’县域风貌区与广陈—新仓—独山港‘乐享绿城’共富美丽城镇集群同步开展,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人居环境融合提升,发挥‘1+1+1>3’的综合效应,打造处处成景、全域大美的县域风情。”俞震说,如此一来,让百姓在其中生活得安心、舒心,则更能体现出县域风貌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徜徉其中,产业兴旺、怡然安居的诗画田园风光扑面而来。

全域提升 诗画江南共美共富

在市体育中心北侧的六里塘河面上,一条沿河而建的浮桥已初具雏形。现场,20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施工作业,有的焊接龙骨,有的铺设木地板,这就是东湖城市新区风貌区改造工程的水上漂浮栈道。

作为当湖街道东湖城市新区风貌区改造工程的重点工程之一,六里塘北侧滨河绿道建设的水上漂浮栈道西起案山桥,东至六里塘桥,全长770米,建成后将形成一道蜿蜒伸展的湖景绿道,成为双湖绿心、碧水织带的公园城市特色的重要展示窗口。

城市新区风貌区改造热火朝天,向东远眺平湖,广陈镇的长三角草莓种源中心、新仓镇的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独山港镇的“郁树临枫·醉红江南”风景线……三镇交通河网密布,植被绿化茂密,从“农业硅谷”走向“新仓1955”再到海洋经济发展“临港极”,广陈镇、新仓镇、独山港镇这3个位于平湖东部的小镇展示着全域魅力,开启了金平湖“东大门”的新篇章。

无论是东湖城市新区风貌区,还是“合作之源·乐享绿城”县域风貌区,都是平湖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平湖市全域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和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在全域化的视角下,以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治理融合、制度融合推动区域协调、提升发展能级、优化管理服务,不断探索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打造更高辨识度的共富单元,构建了一个城乡美丽格局、十大行动计划、六个城市风貌样板、三个县域风貌样板。

全域一张图,城乡一盘棋。秉持这一原则,平湖结合实际,专项规划构建金平湖社区、未来嘉社区、和睦邻社区和嘉乡范社区四种类型的社区单元,分级分类明确建设对象、功能定位、发展需求,提升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采取样板先行、示范推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问需于民,找准群众所需、急需,把城乡社区单元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通过城镇社区建设专项的规划编制,将平湖全域的生活空间划分为173个配套设施齐全的城乡社区单元(5分钟生活圈),科学助力实现全域未来。

如今,广陈—新仓—独山港“合作之源·乐享绿城”风貌区建设成效显著,东湖城市新区风貌区火热建设,在浙江省公布的2023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中,明湖城市新区风貌区以及钟埭—新埭“富美水乡·数智创想”县域风貌区榜上有名,将提上改造日程,拟于2023年年底前建成,曹桥—当湖—林埭—嘉兴港区“秀美田园·水韵港城”风貌区以及南河头传统风貌、水洞埭传统风貌、智创园特色产业、服装城特色产业城市风貌区未来可期。

放眼平湖大地,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绿道点缀城市,“共富味、未来味、平湖味”的大美画卷已在平湖这片热土上全域铺开……

■记者 居丹荔 林旭东 通讯员 郑凯欣 张丹燕 摄影 王 强

2022-09-28 ——平湖重塑城乡风貌打造美好家园纪实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72694.html 1 3 绘就全域共美共富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