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

“一图总揽”可测风云变幻

“城市防内涝”精准防灾

■记者 林旭东

【应用名称】城市防内涝

【场景扫描】城市防内涝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基础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平湖市通过打造“城市防内涝数字孪生场景应用”,构筑智慧减灾社会治理先行样板,重塑灾害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模式、指挥体系,实现“一图总揽”。通过数字孪生场景应用,提升了城市内涝风险预警能力。该应用在全省数字孪生首批试点应用成果汇报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两化平台推荐的三个应用之一。

【硬核成果】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但精准运用大数据算法,就可以将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城市防内涝数字孪生场景应用建模越精细,就越能让灾害评估更加准确,风险预警更加科学,灾害抢救更加及时。”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朱铭杰说,在打造该应用场景时,他们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天地图、水务集团城市管网图、水利局的实时水文数据、气象部门的实时天气数据、建设部门房屋数据,以及交通、林场、应急避灾安置场所和独山港化工园区等部门的智能感知设备数据在“一张图内”实时显示,实现“一图总揽”。

数字化改革就是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治理手段,集成各方数据,加快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在平湖,135个避灾场所、609个物资储备库等减灾资源、1600段路段、1294座桥梁、149个重点隐患都在这张“图”中展现,实现对雨情、水情、灾情、民情全市域全时段智慧感知、整体掌控。通过“一张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平湖的情况,哪里受到了洪涝灾害,灾害情况如何都一目了然。为了更好地展现监测情况,辅助指挥中心的判断,应用场景还连通了各易涝与重点区域的400多个摄像头,清晰对比模拟场景与现场实景,为开展救援提供充分的准备。

“通过主动式智能识别风险点,点对点预警风险,推动灾害预警的精准性大幅提升,变一刀切预警为分级分类精准预警。”朱铭杰说,高效精准的灾害预警让救援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及时。城市防内涝数字孪生场景应用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网,基于风险研判情况,系统将自动提取区域应急责任人、重点对象负责人,并通过短信、小程序消息、智能外呼等渠道发送风险提醒,实现精准靶向预警。锁定灾害后,该系统通过调取事件周边实景感知终端影像资料对灾情及救援现场进行实时追踪,结合重点隐患数据、重要承灾体数据、气象短时临近预报数据、交通实时路况数据对灾害及救援形势进行研判分析,为救援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撑,变分散的信息孤岛为数据融通后的综合应用、变经验分析预判为智能研判分析,提升救援力量调配效率30%以上。

精准的灾害模型也为仿真模拟演练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通过系统模仿50年一遇或者100年一遇的大雨,对短时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致灾要素和致灾临界条件进行提前预置,模拟灾害发生过程。灾害模拟可以及时了解到城市防内涝中的短板问题和重点区域,及时排查风险区域,排除风险点。同时,开展仿真模拟演练,还能对不同等级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想定,针对不同状况提出应对措施。通过常态化仿真模拟演练,固化应急处置决策流程,强化基层防灾减灾意识。

数字化演练是为了有效的实战。“前不久我们刚开展了一次模拟演练,在演练中提高了我市抗台应台的应急处置能力。”朱铭杰说,接下去他们会强化城市防内涝数字孪生场景应用的使用,不定期开展模拟演练,用好其灾害预警与应急救援等功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城市防内涝数字孪生场景应用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完成多次暴雨、内涝、大风、风暴潮等灾害预警。尤其是2021年台风“烟花”正面登陆平湖,该应用精准预警内涝风险点位17个,智能引导42支防汛抢险队开展备勤救灾,辅助全市提升防御台风效率,直接减少经济损失40%以上。

【点评】在数字化改革这场系统性变革重塑中,平湖市通过打造“城市防内涝”应用,构筑智慧减灾社会治理先行样板,提升城市内涝风险预警能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全省数字孪生首批试点应用成果亮点之一。这一场景应用有三个特点:一是打破时间壁垒,重塑灾害预警机制。通过主动式智能识别风险点,点对点预警风险,变一刀切预警为分级分类精准预警。二是打破部门壁垒,重塑应急响应模式。破除原先信息孤岛的弊病,变经验分析预判为智能研判分析。三是打破空间壁垒,重塑协同指挥体系。变人为线下调度为一屏协同智慧调度,基本实现基于一张图的多部门、多专家全维动态远程会商与协同指挥功能。

2022-09-27 “城市防内涝”精准防灾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72187.html 1 3 “一图总揽”可测风云变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