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昊玥
本报讯 昨天上午,我市召开2023年市级预算编制工作会议。
近年来,我市预算管理工作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在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市财政面对经济性减收、疫情性减收、政策性减收“三叠加”以及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保障性增支“三碰头”双重挑战,财政收支平衡面临的压力明显加大。
会议指出,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要围绕共富“主轴心”,下好保障“通盘棋”,强化收支管理,深化预算平衡,聚焦重点项目,统筹资源分配;要守牢节俭“传家宝”,护好群众“辛勤粮”,要源头控制,跟踪监督,把好预算关和执行关;要巧用绩效“指挥棒”,严防花钱“打水漂”,前移预算绩效管理关口,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要用好财政“生财术”,拧紧风险“安全阀”,紧抓机遇争取资源支持,“以小见大”强化风险防控。2023年市级预算编制工作又是一个新起点,各预算单位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压实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严肃财经纪律,审时度势,强化协同,将预算管理改革向纵深推进,扎实做好2023年市级预算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