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倪 颖 徐佳丽
本报讯 “这块木板要再锯掉2公分才能放进去。”“我们动作快点,那边还有几个闸口也要赶在中午之前弄好。”……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广陈镇三红村的广陈塘徐泾港口时,徐小弟和几位村民正在为这里的闸口装上木板,防止台风“梅花”可能带来的大幅降水引起广陈塘水位上涨而让周边农房和稻田受到水淹影响。
“我们都是本村的,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一看台风要来了,就很自觉地到村里集合了,全村这24个闸口每年都是我们封起来的。”徐小弟说。三红村是著名的网船村,不少村民家里还有着捕鱼的传统,这些闸口就是村民每年修理渔船进出的通道。虽然便利,但也在台风季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所以每年在台风来临前,徐小弟他们都会自觉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防御台风是大家的事,村干部忙不过来,我们就自告奋勇。”徐小弟说,从闸口的数量、地形到每个闸口所需木板的尺寸,再到封住闸口的流程、所需的物资,他们都了如指掌,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堵住防台防汛“漏洞”。在这支队伍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村民,他就是新居民孙金留。孙金留是村里的大包户,已经在三红村待了21年,如今说着一口地道平湖话的他,已经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三红人”。“现在在家里也没事,就到村里看看,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孙金留说,9月13日晚上他就在村里值班到晚上12点,知道9月14日上午要封闸口,他上午7点30分就到了村里帮忙,就想在这防台防汛中做点什么。
防台防汛不是党委政府的单向发力,而是干群之间的双向奔赴,是一场需要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人民群众也主动配合、鼎力支持。像徐小弟、孙金留这样的群众还有很多,在新埭镇牌楼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安置点里,热心村民陈留根就成了整个安置点的中坚力量。帮转移的群众量好体温、登记信息、送上饭菜……忙得不亦乐乎,一整天都没有停过。“听说要转移群众,安置点里又缺少人手,所以昨天下午5点多我就来了,就想着能给村干部减轻点负担,让他们去外面做好防台工作。”陈留根说,他来了之后就为大家铺好床铺、烧好开水,希望能让转移群众在安置点里也能有一个温暖的家。现在安置点里的25名群众,睡有暖床、渴有热水、饿有小食,这都和陈留根周到的服务分不开。“在防台防汛面前,无论是需要转移的群众还是需要的力量支持,村民的支持度都很高,像老陈这样的力量加入进来,就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让我们集中精力做好其他工作,非常感谢他们。”牌楼村党委副书记严方英说。
配合也是一种支持,参与也是一份力量。一呼百应、一倡百和,在这场防台防汛的人民战争中,无论是转移安置点还是风险隐患排查,都有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的身影。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民齐心共同为打赢这场台风防御之战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