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我不放弃,她就有希望!”

新埭好丈夫三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

本报讯 “要不是我爸爸没日没夜地细心照料,我妈妈这个身体可能也撑不了这么久,真的多亏了他!”说起自己父亲胡四金对母亲周阿龙这31年的不离不弃,新埭镇姚浜村的村民胡力新看着坐在轮椅上说话并不利索的母亲,满脸安慰。

见到周阿龙的时候,她正坐在家门口,望着门外,盼着小路上能早点出现丈夫买菜回来的身影,旁边还有丈夫出门前给她倒好的茶水。而这也是胡四金每天为数不多的出门时刻,牵挂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周阿龙,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往家赶,31年如一日。原来,31年前,周阿龙在田间劳作时,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虽然人抢救回来了,但是却瘫痪了,走路只能勉强扶着墙走。”胡四金说。看着原来能干的妻子突然半身不遂,胡四金很是心疼,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照顾好这个家,每天中午下班他都是急匆匆回来,给妻子做好饭菜;每天晚上下班,争分夺秒地去把自家的7亩田耕作好,农忙的时候晚上8点多吃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看着丈夫忙里忙外,周阿龙很是内疚,但胡四金从没想过放弃,“我会把你照顾好,把这个家照顾好,我相信你能站起来。”

但是,天不遂人愿。虽然身体机能的下降,周阿龙连艰难的走路都做不到了,只能瘫痪在床。胡四金听医生说,瘫痪的人最怕身上长褥疮,于是他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给周阿龙擦身、翻身、按摩,即使希望渺茫,可胡四金依然坚持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虽然周阿龙瘫痪在床31年了,但是从没有长过一次褥疮,身上永远干干净净,虽然病弱却始终体面,这都是胡四金的功劳。

在胡四金和周阿龙的房间里,床的边上还常年放着一张躺椅,而这就是胡四金睡了十几年的“床”。原来因为身体机能受损,周阿龙上厕所次数比较多,担心老伴晚上不方便,胡四金干脆搬了一把躺椅,睡在旁边,这样只要老伴一动,他就能感觉到。最苦恼的就是冬天,因为要起来多次,所以胡四金干脆晚上穿着厚厚的衣服睡觉。“后来因为大小便失禁,所以都要包着尿不湿,但是一个晚上还是要起来五六次,要及时更换。”胡四金说,细心、耐心的他,虽然自己每天晚上都睡不了一个整觉,但是对于照顾好老伴这项“任务”,他却从来不懈怠。

“老胡从来不出远门,最远就是到镇上买点菜。”“是啊,我们走亲戚都很少能看到他。”……说起胡四金,无论是左邻右舍还是亲戚朋友,对他的评价都很统一,就是基本不出门,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家里照顾周阿龙。“不敢走开,一走阿龙就没人照顾了,我人在外面心里也很焦虑。”他说。胡四金是一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党支部的会议室离得比较近,他基本都会参加;但外出考察等活动,自从周阿龙生病后他就再也没参加过。至于亲戚间的酒席,胡四金都是能推则推,让儿子代为出席,实在有些酒席需要作为长辈的他出席,他每次都去得很晚,在家里把周阿龙安顿妥当才放心离开,匆匆吃几口饭,就往家里赶。有一次,胡四金因为血糖太高而住院,无奈之下,他请自己的妹妹来照顾老伴。虽然住院,可他的心一直在家里,每天打电话不算,还多次偷偷跑回来。直到医院发现他不见了,打电话后他才回医院里去。

如今胡四金已经79岁了,虽然体力大不如前,但他还是每天一如既往地做好这些事,每天抱妻子起床、洗脸,照顾她吃饭,为她擦身、按摩……每当村里人赞誉他的不容易时,他也总是淡淡地说:“这有啥好说的,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我不放弃,她就有希望!”

■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徐佳丽 陶佳迪

2022-09-14 新埭好丈夫三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68574.html 1 3 “我不放弃,她就有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