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来势汹汹。我市于昨天21时将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平湖上下众志成城、严阵以待,提前谋划、全面部署,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进一步做好台风监测预警、风险隐患管控、应急力量筹备等工作,以主动迎战的姿态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将台风“梅花”可能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监测预警,提高防御能力
“9月13日9时30分将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请市民注意防范。”“9月13日16时,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预计‘梅花’将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昨天,关于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的行动轨迹、预警信息、气象信息等就通过“今平湖”客户端、广播等媒介第一时间推送给广大人民群众,加密预报预警,方便大家及时掌握最新防台防汛信息,全面做好防范、规避风险。
要将台风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关键是要“跑”在台风前面,做好监测预警的文章。这边台风预警信息持续不断推送,群众防范意识不断增强;那边台风监测工作也正在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中。实时水位数据、易涝点积水监测情况、渔船回港情况、海塘实时监测情况……一屏揽全城、一屏控全域,在市防指办,一屏“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系统”让全市防台防汛情况尽收眼底。大到防台防汛信息的各个环节,小到一艘渔船的具体信息、实时位置,都能一键掌握,这便是我市今年在防台防汛中创新打造的数字化“利器”,可以通过数智的力量汇总各方信息,为科学研判防台形势、提前作出监测预警、提高响应处置效率等提供数据支持,让防御工作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当前,这一数字化系统正在24小时监测中,为我市防御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管控风险,提升安全系数
昨天上午9时多,记者来到独山港镇独山东码头丁字坝的渔船停泊点,看到有8艘渔船在此停靠,渔民们正在岸边观察海潮情况,很快将前往安全避风港。“前两天我们就接到通知,要预防今年12号台风‘梅花’。村里也很关心我们,每艘船只都打电话通知了,今天我们就会全部去安全避风港。”渔民黄利林说。渔业生产作为最先受到台风影响的领域,是当前防台的首要和重要环节。目前,我市在册海洋渔船81艘,已全部抵港避风,其中在嘉兴本地避风70艘,在市外避风11艘。
在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同时,我市也聚焦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市水利部门第一时间赶至各镇街道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今年汛前检查以及第11号台风“轩岚诺”期间排查发现隐患的水利工程再次开展“回头看”检查,对圩区内堤顶高程偏低的圩堤进行加高,针对低洼缺口及时增高加固。目前我市城市防洪工程7个闸站、11个单闸设施设备,以及26个农村圩区已全部启动,截至昨天16时,累计112.64万方。
全市雨水管网和17处易积水点开展全面排摸检查,城区29处收费停车场全部免费向市民群众开放……昨天,随着台风“梅花”应急响应不断升级,我市各级各部门根据防台防汛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严密排查各处风险隐患,建筑工地、园林加固、地下车库防涝、房屋安全、市政道桥、户外广告等防台防汛重要点位都经过了全方位的风险排查,及时补齐安全漏洞,
■记 者 李雨婷 杨昊玥 林旭东
通讯员 张其良 郑凯欣
摄 影 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