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9月2日下午,由平湖市职业中专牵头,多家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参与的平湖市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正式成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开辟校企合作新篇章。
此次产教融合联盟不同以往,是以职业院校为主理事单位,将更好地发挥出学校的“育人”作用。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的行业企业,不仅有本土企业还有市外企业,更好地促使区域内的企业和区域外的企业有机融通,充分发挥区域骨干龙头企业在技术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将促进校企共同建立创新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多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而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的企业,校企合作能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职业院校,直接参与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稳定需求。“我们也将充分依托平台扩大交流,深化校企合作,与职业中专在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平湖市成功机械综合管理部部长蒋黛娅说。
在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职业中专还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今年7月3日,职业中专与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牧野学院”,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密加工仪器、高端装备制造机床陈列有序;“云端”技术,不出校门得到顶尖专家指导……在这里职中学子能够学习到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也将为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升级提供范式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是在产业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而来,其发挥作用比产业学院更加多元和广泛,通过产教联盟将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加入联盟的企业与学校构建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不仅如此,今年,职业中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获批全省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与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德西福格汽车配件(平湖)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施五年一体化培养。这种长学制办学,都放在平湖本地,企业就可以深度参与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计中来,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人才产出能够真正实现“适销对路”,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职业中专作为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将努力开辟校企合作新路径,丰富产教融合新内涵,服务企业需求、增强自身能力。”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姚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