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婷
本报讯 “当某一时段内降雨量达到一定值,系统就会精准识别隐患、触发预警,快速定位城市内容易积水的地方,通过视频监控,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积水点积水、周边行人等情况,并将预警信息直接发送给责任单位和网格员……”防台防汛形势可视化,隐患识别精准化,管控措施高效化,这便是昨天记者在市防指办看到的“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系统”数字化应用在防御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中的成功应用。
一屏汇集、一屏掌控,在“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系统”,所有防台防汛信息都能实时掌握。作为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县,我市综合分析应用风险普查数据,打造了“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系统”,共分为时空数据、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灾后评估四大模块,集成汇集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规划等7部门数据信息,以数字化的力量提升防汛防台工作分析研判的科学性、监测预警的综合性和响应处置的精准性。目前系统已经步入实战应用阶段,在此次台风“轩岚诺”防御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该数字化应用成功补足了以往防台防汛工作中信息汇聚不全面、数据分析不智能等短板,现在我们在指挥室就能实时看到防汛防台工作动态,并通过综合监测预警模型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处置。”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屠显中说,无论是海塘、圩区、易涝点等重点定位,降水、积水检测等重点数据,还是人员转移和安置、救援队伍数据采集等重点工作,都能通过该系统一屏感知、全城掌控。9月2日8时起,受台风“轩岚诺”影响,我市开始间断性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过程,应用启动综合监测预警模型,全面接入气象暴雨预警、水利水位预警、自然资源潮位预警信息,按照预警等级、影响范围、影响历时等指标展开危险性分析,结合影响区域内常住人口、老旧房、地下空间、下穿立交、重要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影响评价,生成面向各部门和行业的综合性影响预警,通过浙政钉和短信等渠道进行精准推送。截至当前,已通过综合监测预警模块向各镇街道、各部门下发降雨、水位、城区积水综合预警提示130余条。
人员转移、物资排查、避灾场所使用、抢险队伍出动……在台风“轩岚诺”的防御中,每一次的管控任务都协同高效、精细到位,而这也源于“灾害洞察与智慧应急系统”的精准应用。9月2日20时,我市将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应用启动了协同响应调度模块,自动提取台风Ⅲ级响应状态下各部门、镇街道、村社区、救援队伍、物资仓库等应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浙政钉应用分频下发和催办,并由防汛防台责任人反馈值班值守、人员转移、物资调配等重要信息,实现防汛防台过程精细化调度和管控。“轩岚诺”台风Ⅲ级响应启动以来,应用通过协同响应调度模块逐6小时向各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共计下发了6批次管控任务,任务反馈及时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