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佳英
本报讯 昨晚,第105期创新学堂学习活动举行,重点学习投资、专项债、土地等相关内容。仲旭东、周军波、吴金华、何健等市领导参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泓恬主持会议。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年1至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56亿元,增长11.2%,其中项目投资142.13亿元,增长4.6%,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专项债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工具。2022年,我市共分三个批次申报专项债储备项目12个,最终成功入库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39亿元,债券需求共105亿元,当年债券需求共46.8亿元。2022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市专项债券规模为19.65亿元,对应分配至9个项目。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我市则以规划空间、用地指标、土地供应三大方面为着力点,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胡泓恬在主持时强调,要全力以赴加快重点项目推进,统筹抓好项目梳理谋划、资金统筹安排、问题攻坚破难,切实推动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要步稳蹄疾加快债券资金使用,一方面抓时间赶进度,确保专项债券如期使用;另一方面早谋划早部署,做好新一轮专项债项目储备工作。要上争下达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做到项目用地善谋划、盘活挖潜再发力、组织保障重协同,以保障土地要素进一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