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家乐
本报讯 我市以无疫单元创建为抓手,分层分类推进“无疫社区”“无疫街道”“无疫平湖”创建工作,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在面上广泛推进的同时,各镇街道不断深入细化防疫工作,进一步提升防控工作规范化水平,把严把牢平湖大门。
“独山港镇面积大、人口多,还有内贸、外贸码头,疫情防控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但也正因此,我们在前期积累了许多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经验。”独山港镇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大办主任全利强说道。疫情期间,独山港镇对4个外贸码头、4个内贸码头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为码头人员提供上门核酸服务,做到一个上午落实一个点,杜绝风险传播。进入到常态化社会面核酸采样点建设阶段,为全面、规范化核酸采样工作,做到居民应检尽检,独山港镇村社区一级核酸采样点共设置16个,镇一级核酸采样点共设置4个,移动核酸采样室市政府提供11台,独山港镇自行购买2台,充分满足了独山港镇居民核酸采样需求。
“独山港镇常态化的核酸采样每天大约在1.3万人次,数量比较大,核酸检测人员、信息记录员等需求量也比较大,但对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并不放松,有着严格的规范化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的保障制度。”全利强说道。此前的核酸检测人员培训是交由市里进行的,随着规模扩大,镇一级也开始对核酸检测人员进行培训,要求规范统一。核酸采样人员的培训,首先要求对象有医学或生物科技背景,培训参与者需要在网上进行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取得理论证书,接着进行集中培训,通过一对一的实际操作考试的培训人员即可取得操作证书,方可参与核酸检测工作。考试包括个人防护服穿脱、试管使用、口腔采样、手消规范等,严格保障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以及受检群众的安全健康。镇一级的4个采样点与独山港镇的3个卡点即由持证人员负责检测,由于核酸检测人员需求数量众多,独山港镇政府联系第三方人员,经过资质审查后,参与到村社区的16个采样点工作中去。
同时,核酸采样点现场设置了行政点长以及技术点长,行政点长负责现场的秩序维护,保持受检群众间距,引导扫码等;技术点长则负责核酸检测相关事宜。每个核酸检测点的行政点长都持有一份采样点工作提示,实现核酸采样点场景规范化,妥善处置医疗废弃物,对采样点场地进行规范消毒处理,建立消毒登记机制。
截至目前,我市无疫单元创建共计350家,无疫机关(单位)73家,无疫村(社区)76家,无疫家庭65家,无疫校园49家,无疫市场7家,无疫商超2家,无疫酒店4家,无疫场馆(所)4家,无疫楼宇2家,无疫工厂35家,无疫工地28家,无疫影院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