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近日,一条《平湖的这个“承诺”,暖到他们心里》的微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转发,大家纷纷为政府兑现“承诺”,关心关爱残疾人生活,用心用情推进无障碍社区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而点赞。
这个“承诺”,就是今年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对于确保残疾人、低收入农户等弱势群体享有相应的权益保障作出的承诺,其中包括创建无障碍社区1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70户等。目前,无障碍社区——独山港镇全公亭社区已全面完成创建工作,包括全塘综合市场在内,共在医院、社区、银行、学校、大型超市等10个公共场所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方便了残疾人及老年人群出行。市民可通过无障碍通道进入卫生间,洗手池处安装了扶手,卫生间内还增加了便于残疾人使用的马桶等。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方面,目前已完成80户家庭的改造,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让残疾人也能共享美好生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愿。从平湖来看,城市街道上包括盲道、残疾人专用通道、无障碍停车位、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等在内的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多,而专为残疾人设置的公益性岗位、为残疾儿童撑起关爱之伞的特殊教育等公共服务,则为残疾人“无障碍”融入社会提供了极大便利。
然而,要让残疾人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不光要让他们“放心大胆”地走出家门,也要深入细致地考虑他们的居家需求。毕竟,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改善居家生活环境,能够直接提高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直抵内心的快乐。这些年来,我市把持续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入了政府实事项目。为了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我市今年更是根据残疾人自身状况及个性化需求,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化改造,综合考虑残疾人居住环境、家庭条件、残疾类别和等级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改造方案,重点聚焦地面平整及坡化、卫生间改造、通道房门改造、净居亮居改造、无障碍辅具适配等,将轮椅、助听器、沐浴椅等辅助器具送到残疾人家中,切实解决了困难残疾人出行难、做饭难、如厕难、洗澡难等问题,真正把无障碍改造工作改到群众心坎上,让不少残疾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从家庭、社区到公共设施,暖心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的服务不断“升温”,使得残疾人群体能够实现“行得通、出得去、能入厕、能做饭、洗上澡”的居家生活目标,能够更加便利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居家“小障碍”,民生“大工程”。期待越来越多的无障碍生活设施走进残疾人家庭,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动起来”,共享新时代发展成果。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市民都能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为残疾人朋友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