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辨别“四类垃圾”、了解如何回收、体验变废为宝……近日,曹桥街道围绕践行“桥边有礼”,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研学活动,用一堂生动有趣的实践课,引导青少年从思想上树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环保新风尚。
当天上午,孩子们首先来到了位于曹桥街道开元悦都小区的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站,通过讲解员对“四类垃圾”的讲解,以及如何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属于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还是可回收物,让孩子们对如何正确投放垃圾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现场还组织大家进行刷卡、开箱、投放等分类实践操作,让他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垃圾分类回收后都运到哪里?”“这么多垃圾要如何处理?”……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实地学习如何从根本上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法,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关的知识,工作人员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塑料区、分拣区、大件区、加工区等区域,对再生资源的收运、仓储、输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了解。
了解了这么多,小朋友们也跃跃欲试了。随后在垃圾分类“四合一站点”,欢乐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创意小游戏,孩子们在互动环节中感受沉浸式教育,让垃圾分类科普一下子“活”了起来,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全流程等知识,在文明新风尚中感受“桥边有礼”文化。“刚刚我们了解了垃圾有哪四类,现在我们通过小游戏来投放垃圾,让我对垃圾分类的印象更深了。”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陆雨航说。
简单游戏过后,孩子们来到了最后一站——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在这里孩子们现场观摩了环卫平台及环卫车辆演示。工作人员还以生态资源利用为主题,为孩子们现场讲解并演示环保酵素的制作方法,孩子们以实际行动体验变废为宝,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自然资源的创造性再利用,围绕酵素制作开始探究之旅。“接下来,曹桥街道将持续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交流的方式,促使辖区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让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蔚然成风,为街道更添‘桥边有礼’风景。”曹桥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工作人员陆爱玲说。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在曹桥的实践,培育“有礼”文明品牌,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今年暑假,曹桥街道推出了“桥边有礼”文明新实践品牌,开展了丰富的“桥边有礼”系列活动。截至目前,曹桥街道已开展了“网有礼”清朗网络守护未来、“帮有礼”小小志愿服务队、“餐有礼”爱粮节粮从我做起、“行有礼”交通安全实践活动等,积极推广“桥边有礼”文明新实践品牌,带动青少年在生活中学习中讲礼、守礼、践礼,营造有礼曹桥的浓厚氛围。下一步,曹桥街道将继续充分结合桥文化、桥历史,积极开展“桥边有礼”文明新实践品牌建设,大力践行“浙风十礼”,讲桥边好故事,做桥边有礼人,弘扬文明新风尚。
■记 者 黄雨欣
通讯员 倪春军 夏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