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家住独山港镇赵家桥村的阿庄(化名),今年53岁,是低保边缘户,每月享受2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想申请病退,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了解到情况后,救助社工与赵家桥村村委会民政干部主动上门走访,与阿庄梳理病退的基础条件,向相应退休服务窗口咨询,了解具体病退所需提交材料,对应其情况整理缺失材料。因30几年前他在上海金山医院住院,现病历已经遗失,需要前往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新开具病历。针对其情况,对接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第二党支部,支部主动对阿庄提供协助,帮忙确认骨科专家医生门诊时间并预约,完成病例开具,然后协助阿庄向市社保窗口提交病退资料,助其完成平湖市职工因病或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
通过近2个月的个案服务,阿庄已完成病退申请,解决了他的经济问题,同时在村社区干部、社工和党员的支持下,让他拓宽了交流圈,重建了生活的希望。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第二党支部表示愿意继续为阿庄提供党建帮扶服务,包括他和父母日常就医和配药的支持协助,社工也将持续关注阿庄情况。
阿庄的生活改善与生活信心的重拾,彰显了我市“红色‘救’在身边”民生品牌实实在在的温度。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不断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打造“红色救在身边”服务品牌,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印发了《平湖市“党建+社会救助”深化大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积极构建“红色‘救’在身边”25179大救助服务体系,为困难家庭提供“线上+线下”“物质+服务”的全方位救助帮扶服务。
近年来,市民政局不断创新工作,探索社会救助方式,提升社会救助帮扶质量。以试点先行,拓展救助服务成效,确定钟埭街道西林寺社区、新埭镇星光村、新仓镇安桥社区、独山港镇全公亭社区4个村社区先行开展“红色‘救’在身边”品牌建设试点。以党建统筹,助推红色服务品牌深入人心,创新形成“红色救在身边”25179大救助服务体系。以数字赋能,高效配置救助资源,推行一次申请、协同救助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今年以来,有128户、217人通过“一件事”线上惠民联办,及时便利地享受到了综合救助。上线试运行“‘精平扶’困难群体精准画像”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设计“五型三色”指标体系,精准分类,提供个性化帮扶。
今年以来,共探访困难家庭10321户次,为218个困难家庭开展个案、小组服务活动,为103户困难家庭添置家用电器,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咨询42次、举办11场次提升服务以及1场大型夏令营主题活动,为近千个困难老年家庭提供营养物资配送,为2900多个困难家庭赠送共同富裕礼包等等 ,党建关怀正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像阿庄一样需要帮扶救助的对象。
■记者 黄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