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小茶馆里的“未来嘉乡”幸福梦

■记者 居丹荔

本报讯 早上6时不到,80多岁的沈家弄村村民顾大爷就出发了,他的目的地是离家不远的“民情茶室”。等他到达茶室的时候,本村的几名“老伙计”都已经到了,泡好了茶聊得热火朝天。

“这个‘民情茶室’已经十几年了,离家近,村里还一直备好了茶叶和热水,省了我们出去喝早茶的工夫。”顾大爷说,他是民情茶室的常客了。和平湖很多老人一样,顾大爷喝早茶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几十年。2004年以前,顾大爷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都是去老街上或是离家比较远的小茶馆喝早茶。自从村里组织建设了民情茶室,他们的早茶地点就改到了村里。随着几个村的合并,为了方便辖区村民,村里的“民情茶室”也发展到了5个,建设得也越来越好,他们每天走走路就能到达茶室,享受早茶。

说起村里越来越深化的养老服务,顾大爷的脸上满是笑意。今年5月份,顾大爷的妻子还享受到了村里“智慧养老”的红利,通过申请从村里领了一个“智能手环”。只要戴在手上,心率、血压等基础健康数据就能时刻监测,手环还具备实时定位功能。顾大爷的妻子因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一直让家里人很是担心。如今戴上了“智能手环”,一旦不舒服就可以长按手环的按键5秒,手环就能够自动拨打电话给家属,得以及时通知。“这些心率、血压、定位等监测数据还可以在我们后台看到,一旦发现有人的数据异常,我们也可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沈家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国强说,5月份到现在,智能手环已经发放了10多个,通过“智能手环”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对辖区内行动不便、老年痴呆等老年人员的服务,将养老服务落到了实处。

“在沈家弄村养老”的理念如今已经越来越深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张老伯生活在沈家弄村车桥自然村落,如今到村里的长寿驿站坐坐已经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我们这里现在环境可好了,来往的游客多,在这个长寿驿站里,可以看书、休闲,还有电子血压仪,可以自行测量血压。”张老伯说,随着沈家弄村未来乡村建设,他们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以前村里的村民都是习惯了在家窝着,或者去人家家里坐坐,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家茶余饭后就会到村里走走,赏赏风景,或者相约到长寿驿站坐一坐,聊聊天,老年生活乐陶陶。

老年群体是“未来”建设中备受关注的场景,推进老年群体“老有所养”是现代社区发展的要求。沈家弄村不断延伸的养老服务也是我市推进养老服务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围绕“浙里康养”金名片标志性成果,不断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如今,在平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深入到各个村社区,养老机构逐渐在全市各镇街道铺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高品质幸福晚年。

2022-08-0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55111.html 1 3 小茶馆里的“未来嘉乡”幸福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