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华婷婷
通讯员 徐佳丽
本报讯 在新埭老街包家桥西堍,有一家经营了十年的“热心”理发店,周边的居民都是理发店的老顾客,往来路过总要热心地招呼店主一声“陆师傅”。
大家口中的“陆师傅”名为陆再其,如今已有68岁,理发是他从小习得的手艺。陆师傅的理发收费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普通理发15元,老人和妇女只收10元。对于这样的收费标准,陆师傅直言自己有养老钱,前来理发的都是附近相识的邻居,也是自己的朋友们。别看陆师傅年纪大,手艺却也不减当年,年轻时习得的手艺还带到了军营、带到了居民家里。
“陆师傅,我叔前几日开车不小心摔跤了现在卧床在家,这两天头发长了想请您上门帮个忙。”“陆师傅,我家里老父亲中风了走不动,能麻烦您帮忙上门剃头吗?”……每逢听到有这样的诉求,陆师傅不假思索就会满口答应,趁着中午人少的时候,关上店门、带上自己的工具包就往人家家里赶。“人都有不方便的时候,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再说,大家都是邻里之间,就是举手之劳而已。”陆再其说道。即便卧床,头发焕然一新,人也会瞧着更精神。许久不来找,陆师傅见到他们家里人也总要问候一下:“胡子长了吗?”“头发要不要帮忙剃剃啊?”。陆师傅实实在在的举动走进了社区居民的心里,切实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贴心便利的服务,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一把老式理发椅、一把推子、一把梳子、一把剃刀……推剪之间,陆师傅也不时和前来的老朋友们话话家常。陆再其的店里放置了一排椅子,不仅可供顾客等候时间坐一坐,还可为相熟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聊天休憩之处。“老陆是个热心人,看到店门前瘸脚的流浪汉也让他进来,免费帮他理理发、刮刮胡,从不嫌人家脏。”闲坐在后排的盛师傅说道。盛师傅和陆再其是老相识,在他眼中,陆再其当得起镜子前的招牌——“共产党员经营户”。年轻当兵时成为一名党员,即便退役后依然保持军人的作风,始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两年前新冠疫情刚刚暴发之时,老陆是新埭第一个捐款的人。今年我们本土疫情暴发,老陆又是冲在前面捐了1000元。”盛师傅说道。党龄42年,陆再其始终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群众着想,为百姓服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陆师傅也感到非常充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