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睿敏
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近年来,我市按照市政协《关于切实发挥“两海”优势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要增长极的建议案》提出的“四个一”建议,持续放大“两海”优势叠加效应,港口建设形象提升,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大港梦”加速实现,独山港已成为“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要增长极。6月10日下午,市政协开展主席会议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活动,围绕《关于切实发挥“两海”优势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要增长极的建议案》办理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市政协主席何健,十三届市政协主席王道平,市政府副市长宋怡玲,市政协副主席许静、方晓烈、沈幼锋、唐华荣,秘书长唐卫华出席会议。
港口经济出成效
早在2020年7月,市政协十三届二十一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切实发挥‘两海’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要增长极”这一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奋力推动实现“大港梦”。
如今,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已开放深水港口岸线12.5公里,建成外海生产性码头泊位21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3个,一轴四区的岸线作业区加快形成。2021年,实现货物吞吐量5096吨,增长29.6%;集装箱吞吐量27.1万标箱,增长35%。
面朝大海、满帆前行。港口建设的持续发展,让港运建设也迎来了“加速度”。面对得天独厚的海河联运发展优势,独山港充分发挥“前海后河”的资源优势,构建起绿色高效的海河联运网,“十四五”期间,海河联运关联项目计划总投资104亿元,今年计划开工建设项目5个。此外,独山港还持续优化疏港公路建设,启动上港路、滨港路、独广路建设,形成“三横四纵”的陆域集疏运体系。推动建设翁金线兴港路以东段拓宽提升改造工程、翁金线海港路至兴港路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提升区域路网品质。
独山港,不“独”而“聚”。独山港以港聚产,不断扬优势、锻长板,立足于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湾北岸重要物流中心、浙北大型临港工业集聚区”三大定位,重点发展临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港口现代物流三大产业,使港口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21年,独山港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25亿元,增长57.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7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板块贡献产值420亿元,占67.2%。
港口、港运、港产建设“快推进”的同时,独山港的港城建设也迎来了“新时代”。近两年,独山港着眼空间资源要素集约优化,重点平衡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区布局,聚焦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友邻中心、“新乡邻”等项目的建设进度,推进智安中心尽快开工建设,谋划独山港大厦、文体中心、港城商贸综合体、酒店等项目的落地,着力加快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
因港而兴、向海而荣,大港梦,在坚守中越来越近。下一步,独山港区将紧扣“12458”发展密码,精准定位全市海洋经济新增长极目标,切实发挥“两海”优势,加快“四港”建设,实现“四港”联动。在港产建设上,围绕“三区四园”功能布局,把产业的“蛋糕”继续做大做强;在港城建设上,尽快推动形成“一核两心、三区四园、三廊多轴多通道”功能结构;在港运建设上,结合海河联运区位优势和现代物流园“内延外联、互联互通”这一功能定位,加快“四纵四横”集疏运体系规划编制,谋划好危化品运输、货物运输专用通道等;在港口建设上,强化内河码头规划布点,有序推进外海码头开发建设,年内启动A5、A6泊位的建设,统筹推进内河港池建设,力争年内启动独山二号港池建设,着力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加快港口贸易增长。
专题协商见真章
前期,市政协经济委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搜集了相关意见建议,对建议采纳情况作了具体评估。“虽然港口建设成效明显,建议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依然有不少堵点、难点制约着港口的持续发展……”市政协经济委针对推进机制建立不完善、集疏运体系和临港新城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建议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市镇两级及相关部门应凝心聚力,做好结合文章,真正形成向上争、市统筹、深挖潜的港区建设合力;要建立项目清单,对独山港区现存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计划,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资金、土地要素保障,对难点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保障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码头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独山港的岸线管理有待提高,由于前期规划谋划系统性不足,致使后期建设中,风机和码头泊位存在冲突;资源利用率较低,产业结构优化仍然任重道远……”在专题协商中,专题调研组成员齐正旺率先“抢麦”,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围绕如何统筹考虑港口全生命周期的运作提出了意见,他建议在港口经济建设发展中,要加强前瞻性思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增强后期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要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提高港口使用率。同时,他希望政府能加强协调、协商,有序推进外海码头的开发建设。
“近年来,独山港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我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但目前,独山港的港口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下带来的诸多挑战……”作为与独山港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专题调研组成员陆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对独山港经济建设提出了期盼,她希望政府给予独山港开发建设更大、更强的支持,通过积极盘活土地、资金等要素,为独山港新城建设提供更多的要素保障。此外,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随着独山能源、苏宁、京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投产,疏港道路运输压力剧增,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陆婷认为,要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构建独山港现代化集运体系。同时,居有定所、环境宜人,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大大提高,因此要在民生实事上着重发力,完善港后服务配套,以产兴城,着力加快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
精准布局谋长远
宋怡玲副市长对市政协一直以来对我市港口经济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与会人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将认真梳理、积极采纳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她表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港口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港口建设有序推进。独山港区作为嘉兴港所辖三大港区之一,口岸开放达到7座。二是临港产业集群提升。浙沪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了首个百亿项目,浙工大平湖新材料研究院产学研作用进一步发挥。三是海河联运提速增效。杭平申线平湖段全线贯通,独山港大桥竣工通车,海河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将继续拓展完善。四是港城配套日益完善。配套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旧城区发展定位进一步清晰,正朝着港口大城不断迈进。
在听取相关汇报和专题协商后,何健主席充分肯定了我市港口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就下一阶段更好地推动港口经济发展,他强调,一要思想认识再深化。对于港口经济发展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急需与必须的关系。二要工作重心再聚焦。加快港口经济发展要抓好三个关键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港产城融合发展,抓好顶层设计,抓实工作机制,抓住“城”这一关键。做好重大项目,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港口服务贸易项目,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绿色发展,强化安全、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三要政协助力再精准。要广泛调研、深入论证,以“请你来协商”为平台,广泛开展协商议政,汇集更精准更专业更前瞻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政协独特优势,团结凝聚各界力量,为我市发展港口经济营造良好氛围。
市府办、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负责人,政协机关有关人员、专题调研组部分成员、有关政协委员参加了此次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