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教育集团605班 张轩绮
晚饭过后,夕阳的余晖洒在小区里,余热正在渐渐散去,小区里也慢慢热闹起来。这不,小区里的“遛娃”活动又开始了,我也拉着弟弟的手,加入了这“遛娃”的行列。
一出门,就看到许多爷爷奶奶抱着娃娃,有的在垃圾投放站领垃圾袋,有的在那里洗手,有的则在逗孙儿们玩。刚开始学走路的娃娃们,在旁边一摇一摆,憨态可掬,好不可爱。“啊——”突然,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冲了过来,擦到了我的手臂,还没有等我回过神来,骑车的男孩已经停下车来,向我递来了一个抱歉的微笑,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朝着他笑了笑,一个小矛盾瞬间化解。
伴着知了的高歌,我和弟弟信步走到了滑滑梯边上。这里简直是孩子们的天下,有蹒跚学步的小娃娃,有你追我赶的小学生,也有十五六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但大家相处却异常融洽,欢声笑语溢满了整个小区。
不知不觉中,月亮已爬上了天空,我拉着弟弟来到了小区的泳池。夏日的泳池,是家长和孩子们的聚集地:男孩们一轱辘钻进泳池,撒起欢来;女孩们则慢慢地走下台阶,用脚感受水的凉意;爸爸们在泳池里鼓励招呼着自己的娃,“跟紧我”“手摆起来”“看我的示范”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岸上的妈妈们则悠闲地聊着天,话题一定是集中在娃娃身上,满脸的自豪和骄傲……
游够了也玩够了,我和弟弟爬上了岸,裹上浴巾准备回家。走在小区的小路上,两边的路灯若明若暗,照得周边的树呀、草呀也变幻着迷离的色彩。月亮和星星在高楼间探出身子,知了依然有一声没一声地鸣叫,丝丝晚风吹在身上,带走酷热,使我们心旷神怡。
在轻松的步伐与愉快的谈话中,我们回到了家里。一切都安静极了,只有月亮和星星以及草丛里的蛐蛐守护着夜空,守护着夏夜的小区。
指导老师 张丽琴
再品“花”香
——读《朝花夕拾》有感
■百花小学504班 屈弋循
《朝花夕拾》堪比和珅的宝库,里面的瑰宝,吸引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挖掘、探索,百读不厌,并且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体会。两年前,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懵懵懂懂,不明所以。今日当我再一次拜读,虽仍是一知半解,却觉收获颇多。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唯一一本回忆录散文集,用直白朴素的语言描写了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抒发了鲁迅先生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更抨击了旧社会种种丑陋的现象。
书中有许多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有虎背熊腰、为人憨直的长妈妈,有衣着不修边幅、教学却十分严谨的藤野先生,还有为革命不顾一切、性情耿直的范爱农。让我尤为感动的是鲁迅先生的父亲,他既严厉又慈祥。《五猖会》中,幼时的迅哥儿正要兴高采烈地去看庙会,父亲却勒令他背又长又枯燥的书,最后他竟也能奇迹般地背出来。这让我明白,只要锁定目标,努力和奋斗是成功唯一的捷径。
在这10篇回忆录中,最让我向往的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孩童时代的迅哥儿和同龄人一样天真、淘气、活泼、可爱,他们时不时到园里的泥墙根去捉蟋蟀,常常拔起何首乌毁坏泥墙,为贪嘴而去摘带刺却美味的覆盆子……我也特别想和他们一起用短棒撑起筛子,用秕谷去引诱麻雀,绳子一抽,麻雀便插翅难逃!童心总是充满无穷的好奇和探究的渴望,小小的百草园给了迅哥儿无尽的欢乐,稚嫩的心灵也因此变得鲜明透亮。我曾经去过百草园,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桑葚的痕迹、叫天子的踪影,可惜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得干干净净,我多么渴望能够一睹百草园当年的风采。
《朝花夕拾》还让我学到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琐事》中的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怂恿孩子们干坏事的人,而鲁迅却把她写成了一个人缘极好的妇人,看似赞扬其实充满了鄙视。还有《父亲的病》中的两位名医亦是如此。
……
在霓虹的喧嚣中,不如家里一盏明灯下,书桌上一本《朝花夕拾》,洗尽铅华,退去浮尘,让你的心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
指导老师 徐艳杰
运动会上的 “驴打滚”
■崇文小学504班 钟 晨
“驴打滚”是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大致就是一团甜糯米,滚上黄豆粉,吃起来又香又甜。但它同时也象征着不放弃和坚强的劳动人民。
运动会上,怎么会有“驴打滚”呢?这还要从团体项目说起。
下午进行团体项目比赛时,天气炎热,整个赛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连天上的云都不敢动一下,像是在认真地看我们比赛。
大家早已做好准备活动,个个摩拳擦掌,面红耳赤,手心也冒出一些激动的汗水。微风从耳边拂过,我觉得心暖暖的,脸温温的,整个人有点轻飘飘,对于比赛,似乎胸有成竹。
树上的麻雀紧张地转动脑袋,不时地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预示着紧张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紧接着,一声刺耳的发令声震动我们的耳膜,脑袋嗡嗡的,之前那种轻松的感觉全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紧张。
第一组同学举着杆子,开始比赛,接着又绕中心杆跑,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有趣的画面:一群小毛驴卖力地推着磨杆,中间的大磨一点点转动,磨出一堆堆面粉。
可推杆子的小毛驴被绊了一下,打了好几个滚,随后趴在地上,后面的一只只小毛驴被它挡住了,也都趴在了地上。只有最里面的小毛驴,沾了满身的面粉,向杆子奋力追去,还真像“驴打滚”呢。
风从远处刮来,重重地打在我们身上。比赛结束了,我们没有赢得胜利,心里有一点小失望。
但输赢并不重要,真正永远留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失败,不是成功,不是结果,而是同学们奋力追赶的身影。运动会上有“驴打滚”,而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相比最后的结果,人们的拼搏精神其实更值得我们学习!
指导教师 陆颖颖
■可爱联盟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永丰校区101班 时可馨
荷叶与青蛙
■东湖小学101班 王左宜
绿绿的荷叶
是小青蛙的雨伞
池塘里
再热的夏天
都是冰凉凉的
小青蛙喊着——
不热,不热
争做闪闪发亮的红船少年
——嘉兴南湖一日游有感
■乍浦小学404班 张昭宇
“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帐”,这是苏轼眼中美丽的南湖,“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这是吴伟业眼中多彩的南湖。而我眼中的南湖,是个神圣的地方,那里有清澈的湖水,雄伟壮观的烟雨楼,还有指引我方向的红船!
正值“七七事变”85周年之际,我们参加了由铭师坊组织的“老兵爸爸”守护红色根脉志愿服务活动。在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坐上精致的游船,唱着欢快的歌曲,来到了湖中心的小岛。刚下船,绿意扑面而来,柳树梳理着长长的秀发,路边的小草随风舞蹈。我们迈着欢快的步子沿着小路向前,来到一个小亭子前,亭子的牌匾上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访踪亭”。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首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是董必武爷爷多年前重访红船时所作。我想,董必武爷爷当时一定感慨万千吧!
在亭子旁边的湖面上,停着的就是红船。红船虽几经沧桑,但依然熠熠生辉,听导游说:“这条船长16米,宽3米,在这条小船上,十三位代表汇聚一堂,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远处高楼林立,树木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红船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我不禁心潮澎湃:红船,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共产党的思想和精神在这里萌发,有了共产党,才有我们如今和平稳定的生活。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100多年过去了,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的前列,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也要认真学习党史,体会每一位革命家的思想,争做闪闪发亮的红船少年,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指导老师 钮美勤
怀抱
■新埭镇中心小学新溪校区204班 陈吴轩
池塘用软软的小手
抱着荷花的脚丫
荷花笑得更红了
书柜用大大的怀抱
抱着小小的书本
书本睡得更香了
棉鞋用暖暖的怀抱
抱着我的小脚丫
我笑得更甜了
指导老师 王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