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平湖自然资源和规划

平湖创新举措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

清贷解抵“零跑腿” 便民利企心贴心

■记者 汤智娟 通讯员 时 逸

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与百姓生活和企业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深化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创新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先后推出了“交房即领证”“智治化抵押”等一系列举措,引领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驶上“高速路”,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企业的广泛好评。

为民服务无止境,担当作为映初心。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秉持服务至上理念,再出便民利企新招,聚焦“不动产清贷解抵”这一全省乃至全国性的主动服务难题,依托数字化改革和“政银合作”的良好基础,率全省之先创新推出“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体系,有效化解清贷解抵中的“多头跑”“多次跑”痛点、公积金清贷解抵难点、注销材料遗失堵点,持续提升群众与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助力平湖高质量发展勇当共同富裕新崛起典范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不动产清贷解抵服务“沉疴顽疾”提供了“平湖经验”。截至6月底,抵押注销网办率已实现99.1%,今年以来累计让群众、企业少跑4828趟,2万余页注销档案实现办结即电子化,实现了常态化精简档案成本。

深化政银合作

注销抵押“零次跑”

今年3月,位于我市独山港镇的一家机械生产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遇到困难,而银行贷款又面临到期,亟需办理注销抵押、重新申请抵押贷款。银行在得知企业的诉求后,第一时间核实企业贷款还清状态,发起贷款注销网办业务,将相关材料推送给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进行网上审批,并于当天赶赴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帮助企业完成抵押注销。“后来银行以电话形式通知到我们,随即我们就在下一家银行办理了新的抵押贷款业务,实现了‘当天解押、当天抵押、当天放款’的无缝衔接。在疫情影响之下,注销抵押全过程一趟也没跑,很方便,效率也非常高!”该机械生产企业相关经办人连连赞叹。

企业办解押,登记牵数据,银行来“跑腿”,这不仅是我市助企帮扶的生动案例,也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的核心要义。过去,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办理注销抵押首先要去银行申请办理贷款结清证明,等待银行调取相关档案资料,取得银行授权办理抵押权注销的委托书,然后再去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材料,办理抵押权注销,至少需要一周时间。为改变这一现状,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多方调研、查阅相关法律规定,找寻破除清贷解抵“沉疴顽疾”的“良药妙方”。“在溯源过程中我们发现,根据《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规定,在抵押注销业务中,银行承担着抵押权人的业务角色,当债权消灭或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的,无需业主出面,银行就可以单方面申请抵押权的注销登记。”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产权登记科科长金园萍介绍说。然而,一直以来,有的银行抱有“业主的抵押注销就应该业主自己办”等想法,而大多数业主对于注销抵押也默认了“自己的贷款自己注销”的常态,因而出现了企业和个人办理清贷解抵业务“多头跑”“多次跑”的普遍现象。

要化解清贷解抵的痛点,彻底转变银行观念是关键。为此,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我市在嘉兴市率先实现“政银合作”全覆盖的优势,依托与银行建立的深厚信任关系,于今年2月以来对全市40余家银行及相关网点经办人进行多轮抵押注销标准化培训,宣传《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相关规定,深化“放管服”理念,以理论知识带动业务改革迈上新台阶,重塑抵押权人在注销办件中的角色义务,最终获得了各大银行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眼下,“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已成为我市各大银行的常态化“标配”服务,业主结清贷款当日,无需申请操作,无需提交材料,银行即会主动发起注销网办业务,业主可在“浙里办”不动产智治端查询办理进度,真正实现“足不出门”办实事、“零次跑腿”享便捷。

破除数据壁垒

公积金解押“不打烊”

随着“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的推广,不少个人和企业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然而,由于贷款形式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需要不断完善“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内涵,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类实际情况。

公积金贷款和公积金商业组合贷款就是清贷解抵业务中的特殊类目。“我们在办理公积金清贷解抵业务时发现,一些业主的贷款涉及到公积金以及部分银行‘曾用名’的问题,导致线上难以快速调取早期登记数据信息,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极易造成线下清贷解抵业务反弹。”金园萍告诉记者。以“跑新不跑旧是服务挑客”的问题为导向,今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积极与市场监管、省银监等平台主动对接沟通,分析公积金、银行“曾用名”等数据,结合系统中已登记的银行、公积金抵押权人名称、证件号码、法人信息的变更关系,梳理出了一套与登记系统同步的抵押权人信息,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核对以及线下申报,及时向省银监平台申请账号授权,再通过市银监备案合作,完成公积金(含曾用名)与银行的抵押注销授权。在打通“数据壁垒”的同时,持续发挥“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体系中银行主力军的作用,及时帮助业主完成相关注销业务。

“家里房子买得比较早,去年还清公积金贷款以后就想着去把贷款注销了,在银行人员的指引下我跑这跑那,因为自己腿脚不便一直拖到年底也没注销。今年听银行说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去‘浙里办’查一查办理情况,结果一查,显示我的贷款已经注销了,真是太惊喜了!”市民王伯伯高兴地说,越来越便捷的不动产抵押、解押登记服务,让他切实感受到了平湖这几年“最多跑一次”“一次也不跑”改革的成效,也让他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更多期待。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市已办理459笔公积金及公积金商业组合贷清贷解抵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结合《关于协同实施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在线抵押登记“一件事”办理工作的通知》,将该类业务纳入公积金“政银合作”年度考核,不断强化银行“售后”职责,确保将公积金贷款和公积金商业组合贷清贷解抵业务办理落到实处,稳保公积金线上注销率100%。

根治历史顽疾

材料遗失“不断档”

今年年初,市民张先生因资金周转需要,将名下一房产委托中介进行出售,而中介告知其该房产贷款虽已还清,但需要完成解押登记才能过户。当张先生来到银行询问注销抵押事宜时,银行经办人为其查询了相关办理记录,发现张先生已领取了注销材料,由于银行用印程序审查等问题,也难以及时出具因业主原因导致的遗失申明,清贷解抵受到阻碍。“当时以为领到材料就算完成注销了,不知道还要到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进行解押登记,结果是现在材料放哪里都不记得了。”面对材料遗失的尴尬处境,张先生十分无奈。

而实际上,像张先生一样,因为不慎遗失注销材料的例子不在少数。“虽然目前全市新增业务已全面实现电子化,但是当下办理清贷解抵的业务仍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原纸质类业务,而材料遗失是这类业务办理最大的堵点,对此我们也作了进一步改革。”金园萍介绍说。在具体操作上,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在坚持推行“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精简网办资料,针对原件核实无误的材料,由银行加盖注销章保管;对已遗失的材料,由银行填写申明,并新增设客户遗失过程类补充,附于线上资料中,实现“受理即可同步公告办结”。

得益于注销材料遗失“老顽疾”的有效根治,张先生最终如愿完成了不动产清贷解抵业务办理,并进行了房产交易,也获得了急需的资金。“特别感谢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和银行主动贴心的服务,帮我解决了这么繁琐的难题,让我省下了大量来回跑的成本,我为他们的服务点赞!”张先生感激地说道。通过将丢失原件导致的清贷解抵“老顽疾”纳入主动服务领域,确保注销抵押“不断档”,有效帮助业主化解了再抵押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业主在办理政务事项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据了解,截至6月底我市本年度已成功办结9笔此类业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深化完善‘无感知’清贷解抵主动服务内容,为百姓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平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金志元这样表示。

2022-07-20 清贷解抵“零跑腿” 便民利企心贴心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51047.html 1 3 平湖创新举措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