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华婷婷
通讯员 纪亚千
本报讯 一袭红马甲,一颗火热心,在“林距离”党建服务理念之下,林埭镇以“五社联动”之力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忧愁,为百姓办实事。
“老师,我的中考志愿该怎么填报,我拿不定主意。”一名刚刚结束中考的学生向“微家长”发来了求助。中考过后,初三毕业生陈丽(化名)面临着中职专业选择的难题。陈丽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士,在征得父母的意见后,陈丽向相熟已久的“微家长”志愿者——林埭镇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党员叶晓发出求助。专业怎么选?学费怎么筹?未来如何规划?……事关孩子成长大计,“微家长”叶晓联合林埭社工站共同出谋划策,帮忙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帮忙与学校沟通。在助力陈丽顺利入学的过程中,社工们发现陈丽的母亲虽有着精神方面的缺陷,但是迟迟未办理残疾证明。没有残疾证明无法申请补助,平时仅靠陈丽父亲打零工维持日常开支,面对日后陈丽升学、生活费等支出增加,将难以支付更多开销。“我们社会组织做志愿项目,不能仅做项目内的工作,更要瞄准受助对象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帮助他们。”叶晓如是说。为了帮助陈丽母亲办理残疾证明的认定,社工们向陈丽一家所在的陈匠村,以“联动”之力一同为陈丽一家争取更多福利。
身边的“微家长”是林埭镇社会组织培育的其中一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致力于为困难子女提供服务,不仅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更在日常生活中呵护他们成长。说起林埭镇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林埭的百姓都津津乐道,温暖人心的同时还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身边的“微家长”给困难子女带来福祉,暖心派送员将关心关爱送至困难家庭,每月的志愿服务公益集市更是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暖心服务项目百花齐放只是林埭镇“五社联动”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将分散资源联结起来,在党建引领之下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体系,不仅点对点精准提供优质服务,更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疫情防控、全域秀美等中心大局,以“五社联动”合力推进村社治理新模式探索,按下林埭群众幸福生活“快进键”。
如今,在林埭全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五社联动”迸发着勃勃生机。社会事业始终是崭新的事业,为精准培养骨干力量,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林埭镇常态化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教育引导社区工作者提升学习积极性,持续“充电蓄能”,打造林埭镇基层治理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