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1度·城乡秀美

将“秀美” 嵌入百姓幸福生活

■居丹荔

推动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环境的提档升级、蝶变跃升,需要基础设施的“硬件”,也需要生态文明的“软件”。

全域秀美已经成为乡村环境常态化的一部分,大生态要求下的乡村环境在一步步整改提升。当前,平湖正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勇当共同富裕新崛起典范的重大目标。相比于城市而言,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民生活水平要提升,不但需要物质的积累,也需要环境的提升来加以保障。

农村环境做得好不好,现场一目了然。比拼赛,现场看成果,现场找差距,是对现场比拼村落的一次成果验收,也是现场参与人员的一次学习提升。这几年,平湖市以比拼赛为契机,坚持晾晒比拼的做法与传统,不断深化工作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分档提升的有效机制,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时刻以“沉下心、耐心做”的态度紧盯项目进度不放松,齐心合力打造升级版全域秀美新样板,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文旅产业更兴旺,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蝶变跃升、跨越发展迈好坚实步伐。

比拼更能出佳绩,实干方能换新颜。推进全域秀美,绝不仅仅是环境卫生的表面好看,也需要深入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寻根治理,真正地把“秀美”二字落到全域中,埋进根骨里,在细节之处凸显农村人居环境的秀美气质、大美感受。推进全域秀美,也绝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环境整治,更需要根据各村自己的原有风貌和自然肌理,制订出符合本村特色的建设方案,拒绝千村一面。

实干,不在一时,而在长期,需要机制的长效护航及百姓的齐心参与。通过一场场的比拼赛,一次次的经验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用好“股份+积分”“四治融合”等一系列实用、管用、好用的长效机制,坚决走出“抓抓就见效,松松就回潮”的怪圈。通过一场场比拼赛,也需要凝聚起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并加以引导,全方位激活“美丽基因”,不断提高百姓参与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推动全域环境面貌从“一时美”转变为“持久美”。

“村美、人和、民富”,方是幸福生活。全域秀美,不但是环境美,也是产业美。如今,平湖乡村美如画,更需以景化人、以景培元,不断丰富和全面提升老百姓增收的渠道、生活的品质、宜居的环境,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秀美”二字嵌入百姓的幸福生活里。

2022-07-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49159.html 1 3 将“秀美” 嵌入百姓幸福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