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居丹荔 林旭东 摄影 王 强 通讯员 倪春军 徐佳丽
核心提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从美丽乡村到全域秀美,平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路已经走了很多年。2020年,平湖在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正式开启全域秀美比拼,现场晒成绩、拼成效。在一场场比拼中,各村奋勇争先,“驻颜有术”,形成了“一村一妙招”,以持之以恒的细微行动撬动“全域秀美”大杠杆;在一场场比拼中,平湖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大提升、大变样、大改善,全域皆秀美的农村新画卷在平湖大地缓缓铺开。
以赛促建,全域秀美看得见
全域秀美比拼赛,进一步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热潮,补短板、扬优势,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向纵深发展,打造出具有平湖气质的江南水乡新典范。
“这边不仅环境好,风景还非常的独特,这样的美景隐藏在小村落之间,让我感到十分的惊喜。”这些年,随着新埭镇星光村肖家村村落全域秀美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写生、“打卡”。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落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打卡地;从“脏乱差”到实现全域秀美,经过环境整治与现场比拼,肖家村迎来了大变样。
全域秀美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房屋前后整洁有序、河道水体清洁……肖家村家家户户实现了环境的蝶变升级。“在全域秀美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村民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实现村民共建、共治。”新埭镇星光村党委委员、肖家村网格长蒋民丰说。在全域秀美工作推进前,他们村里组织了一场活动,带着肖家村的村民们去其他美丽乡村参观,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环境变美同样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好,因而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与配合度,让村民直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现在的环境可比以前好太多了,村里家家户户都主动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自觉做到不乱堆放杂物、不乱扔垃圾,一回家就感觉像是进了景点一样。”新埭镇星光村肖家村村民肖美根说。随着肖家村全域环境的提升,他们还将门口的菜地与优美庭院建设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微花园”,进一步提升了村落的美化度。开展“微花园”改造的同时,星光村利用肖家村的藕塘排水沟进行了重新规划,通过“空间置换”,将村民家门口的藕塘排水沟统一为规划整齐美观的“微菜园”。“微花园”与“微菜园”相映成趣,展现出了江南水乡独有的风貌特色,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优美的环境让人向往,也让人倍加珍惜。“在村里的统筹下,我与其他两户农户组成了环境卫生清理小组,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清理。”新埭镇星光村肖家村村民王龙珍说,让村里美丽常在,其他村民也都热情高涨,主动收起以前堆放在外面的杂物堆、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一天美过一天。”王龙珍说。
与新埭镇星光村肖家村同期比拼的广陈镇高新村高久浜也在全域秀美工作推进中,以比拼赛为契机,激活美丽动能,让高久浜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改造的过程中,高久浜坚持生态优先,在沿线保留竹林等原生态环境,梳理杂乱绿化,打开滨水景观面。同时,融合红菱文化等特色进行节点打造,步步为景,营造悠然、舒适、富有乡村气息的滨水景观带。
一场场现场比拼赛,一个个美丽乡村点,让全域秀美在平湖乡村不断深化,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让乡村景色更美。
环境跃升,共富之路走得欢
一场比拼赛,助推乡村迎来美丽环境,而美丽环境又成了拓宽村民增收的渠道,促进共同富裕。曹桥街道石龙村内新居民众多,其中沙浜自然村落地处曹桥街道与中心城区接合部,大量新居民更是在此聚集。“通过环境整治提升,新居民的房租价格从每月200元提升到了每月500元,虽然价格上涨,但依旧受到了新居民朋友的欢迎,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石龙村党总支委员施锋说。随着村内环境的不断改善,村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己的房屋改造成民居,不仅人数变得更多了,范围也不断向全村扩展,目前至少有一半村民都成了“出租户”,成了美丽环境改造提升之后最直接的受益者。
从“臭水沟”变成美丽河道,从“脏乱差”到美观整洁,不仅为新居民租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农户的房屋融入乡村美景中。经过美丽乡村工作的长期推进,村民环保的思想逐渐建立起来,当得知村里要整治的消息后,石龙村沙浜自然村落村民邵华良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拆除违章建筑,改造农房结构。“虽然房间数量变少了,但是房租却提高了一倍多,不仅提升了环境,也让租客住得更加安全、更加舒心。” 邵华良说,目前他依靠房租,每月都有不错的收入。
环境的提升,也得到了新居民的大力肯定。“变化非常大,以前脏乱的环境不复存在,现在环境越发的美观了。”住在石龙村的新居民朱先生说,现在他休息时间也更愿意去乡间走走看看,感受一下美丽乡村的新风貌,看到环境变得更好,他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让他对这里更有了归属感。
美丽经济扎根发芽,必须让乡村的美丽环境“常驻”。“我们成立了清理组,分两个小组,每天按照自然村落进行推磨式的检查清理,确保村民房前屋后没有堆放杂物,没有污水直排等现象。”施锋说,为了让石龙村内的美丽环境能够一直保持,他们还加强对河道的清洁与绿化的管护,让村庄保持常态的美丽。
石龙村依托美丽乡村,赋予“民房经济”强大动力,以美丽环境带动了美丽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而新仓镇杉青港村则将花卉产业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打造花卉特色产业链,既让乡村有了“百花之美”,也由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让“致富花”开在杉青港。
“花卉产业不仅增加了土地的流转费用,直接增加了村里的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杉青港村党委书记朱军说。依托花卉产业,不少村里已经开始从事农家乐、网络销售等致富模式,拓宽了周边居民的致富渠道。在发展花卉产业的同时,杉青港村加大道路建设,不仅形成了两纵两横道路交通网,还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亮化工程,不断优化的农村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又促进花卉产业蓬勃发展,让共同富裕更加可感。
比学赶超,扬长避短赛实效
2020年12月9日,随着全市高水平推进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分档管理现场推进会的召开,曹桥街道石龙村,独山港镇前进村、聚福村,新埭镇杨庄浜村现场比拼,平湖市全域秀美比拼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在那之后,每季度一次比拼成为了常态。截至目前,6次比拼,16个自然村落,在一次次的比拼中,平湖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大跃升。
“最初,我们平湖的各个乡村基础并不好,经过评比,不少的自然村落都被列为了整治村,我们希望通过全域秀美的比拼,以拼促改,以拼促提。”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陆也好说。为此,我市出台了《平湖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分档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分档标准,将全市各行政村(建制村)分为典范村、达标村、治理村三档,以农村环境全域秀美为目标,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工作要求,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全域秀美比拼,比拼的不只是颜值,更是全域秀美的决心。“我们每一季度的比拼,都通过‘现场会+集中会议’的形式举行,在PK中赛成绩,补短板。”陆也好说,通过比拼赛,各镇街道、各村都高度重视全域秀美工作。同时通过现场比拼展示的方式,也让参会人员更直观地感受全域秀美整治成果和全域秀美带来的幸福感。
每一次的全域秀美比拼赛,农村生活污水无直排、无管网破损外溢等现象;农户分类垃圾桶配备齐全,垃圾分类正确;农户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无乱堆乱放、无家禽散养;菜园围栏、各类棚架整齐;河道水体洁净,无水体障碍物;水面、岸坡无垃圾;节点环境整洁,绿化管护良好,景观小品实用美观,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特色等。从全域的整体美观到小节点的特色完善,都是比拼赛的内容,现场,参与的人员走入房前屋后,查看犄角旮旯,以不留情面、不怕揭丑的态度进行严格、公正打分,通过互评互比寻找差距,互学互促共同提升。
如今,全域秀美比拼赛已经经历了6场比拼,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出现了显著提升。“最初我们更注重环境的改善,实现从治理村到达标村的提升,随着一次次的比拼,现在每个村都严格要求自己,越来越朝着精品村提升迈进。”陆也好说。经过一次次的比拼,通过“看现场、比实绩、找差距”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各村“查问题、补短板、学先进、促提升”的工作热情,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工作氛围。同时,成功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由突击式、被动式、迎接式转变为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如今的平湖乡村,在全域秀美的整治下,一个个村落旧貌换新颜,呈现了村村有美丽村落、家家有美丽庭院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