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赵泽曦
实习生 蒋一丹
本报讯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几天,平湖已进入高温“烧烤模式”。然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却仍旧能看到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的身影,他们顶着烈日,经受着酷暑的“烤”验。“金平湖”职工服务驿站的出现,为他们送去了夏日里的一丝丝清凉。
7月12日上午10时,刚从温州商会大厦楼上送完快递的快递小哥张波径直走向了A座一楼的“金平湖”职工服务驿站。“我做快递这行两年多了,最怕遇到夏天,在太阳下走几步就汗流不止,水分蒸发多,自然就渴。但以前一直没有个歇脚地,现在有了这个驿站,我送完快递后的间隙就坐在这里倒水喝,真挺好的。”张波边喝水边和记者说道。三张小圆桌,十几把椅子,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职工服务驿站内却大有“乾坤”,饮水机、微波炉、急救箱、手机充电站等配置一应俱全,让户外劳动者在奔波之余找寻到了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家”。
近年来,为解决户外工作者的“休息烦恼”,让他们在烈日下有个“避暑好去处”、寒冬日有个“温暖避风港”,我市当湖街道逐步推进职工服务驿站建设。“这几年,随着南市新区楼宇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几个服务驿站已不能满足快递(外卖)小哥数量的增加,于是我们总工会围绕‘职工在哪里,工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主线,将职工服务驿站‘搬’进了温州商会大厦。”当湖街道总工会专职副主席范海珠说。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已有68个“金平湖”职工服务驿站。
驿站有了,人气旺了,如何让户外工作者的精神更为富裕?当湖街道有妙招。近日,嘉兴市党代表、当湖街道水洞埭社区党委书记、联合工会主席凌在良也走进了温州商会大厦A座的职工服务驿站,为10多名户外工作者送去了“精神食粮”。“我们要自觉做‘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者、‘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重要窗口’的优秀建设者、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先行探路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不懈奋斗者……”凌在良围绕“五个新”讲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核心内容,现场的户外工作者听完这堂生动精彩的“思政课”后,纷纷表示自己深受鼓舞,以后也将会去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反哺社会。
从功能保障到精神“嘉”园,职工服务驿站已经成为当湖街道为民服务的新注脚。“我们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精’,之后我们将对服务驿站不断改造升级,在驿站的功能设施、服务范围上狠下功夫,切实把职工服务驿站打造成街道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新阵地。”范海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