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同学们,有谁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吗?”近期,市人民法院的“天平护苗”校外法治辅导员队伍走进了东湖小学教育集团崇文小学,校外法治辅导员唐静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述了“六·五世界环境日”的来源与发展,并从本地的司法案例入手,为大家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广受学生追捧,“原先我以为世界环境日只是保护环境的,但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这个节日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知道了不仅不能乱扔垃圾,还不能非法捕猎,以后我出门一定会携带环保袋。”一堂环保法治宣传教育课,让绿色理念“植入”了四年级学生潘涵奕的心中。
让“法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以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市不断创新法宣形式,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的一次重要探索。早在2019年年底,我市法院就设立了“初心”女法官工作室,并成立了“天平护苗”校外法治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由我们27名女法官和法官助理组成,共结对全市37所中小学,主要是负责常态化开展校园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帮助青少年提升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优秀品格。”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张好文介绍道。此后,为进一步融合司法机关专业优势和学校教育平台优势,2020年市法院又联合市教育局共同打造面向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品牌——“天平护苗”工程。
法官“走出去”,学生“请进来”,双管齐下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市法院还联合教育局挂牌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法润童心”夏令营、“点单式”旁听等一系列“现场体验式、角色融入式”的特色普法活动,邀请学校师生走进法院,“零距离”“全方位”感受法治的魅力。除此之外,平湖法院还成立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室”,专职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并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积极打造庭前、庭中、庭后全覆盖的法治宣传工作闭环,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法治守护。
如今,通过由点及面、由内及外、由有到优的规范化建设,“天平护苗”的品牌综合效应正在不断放大,法治教育正在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顶顶“保护伞”,护佑着他们茁壮成长。下一步,市法院将和市教育局通过联合开展法治微课堂、模拟法庭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法治辅导员”的天平护苗员作用,多形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融入日常、融入生活,引导青少年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增强学生自觉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我们还将一体推进家校普法教育,家校合一,形成共同关心和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法治氛围。”张好文说。
■记者 金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