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创伤,如何进行安全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枕手也好,躺平也罢,其实讲的是一种睡姿。时值夏季,来个午休打个盹,却常受场地限制,因枕手而睡,或躺平不动等睡姿,引起手臂麻木、颈部不适、身体不舒等。可见,睡姿事小,但不可小觑。
坐位午睡要防“落枕”。从临床角度讲,如选择坐位午睡的人,最好佩戴环形颈椎枕,以固定头位。人在入睡后全身肌肉张力降低,若直接靠在椅背上午睡,头部会不自主地侧屈或前垂,易出现颈部肌肉劳损即“落枕”。尤其是患有颈椎病的人,更要注意颈动脉和神经受压,有的还会导致呼吸不畅、睡眠中低氧的情况。严重时会压迫颈内静脉,导致头颈部静脉回流不畅。
枕着手臂睡要防麻痹。喜欢枕着胳膊或压手趴着睡,容易造成手臂出现短暂性麻痹。因为枕着手臂睡觉时,头部会压迫到桡神经和尺神经。时间一长,前臂、手腕甚至手指就会出现麻痹。
那么,正确的午睡姿势是怎样的呢?通常讲,正常的睡姿是向右侧卧位,所谓的卧如弓是最健康的睡姿。现代医学角度考虑是侧卧时双腿微曲,全身容易放松,有利于解除疲劳。对于午睡,时间虽短,也得讲究一下姿势,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觉。趴着睡、枕着手臂睡,或者躺平而睡,胃、颈椎、心脏都得不到好的放松,会产生“越睡越累”的感觉。有条件的可选择半卧位躺睡,这种姿势对小憩较为合适。
姿势不对出现不适怎么办?针对因睡姿问题而出现睡不好、手臂麻木、腰背酸痛等不适,中医在治疗上有其独特方法。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如针推、足浴、香薰、耳穴埋豆等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的模式,调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为不同人群提供规范的个性化专业调理。
搬重物不伤腰,这些诀窍要记牢
头部创伤多由锐器或钝器导致,通常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种,伤口不容易自行闭合。如果伤势较轻,则会出现轻微的头痛或肿胀。如果伤势较重,则可能发生脑震荡,严重时会导致伤者休克。
头部创伤有哪些典型表现?
头皮损伤。头皮损伤主要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多因钝器所致,按血肿出现在头皮内的不同层次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三种;头皮裂伤多由钝器或锐器导致,由于头皮血管分布较多,可能出现失血较多而引起的休克;头皮撕脱伤常由发辫受机械力牵扯而导致大块头皮撕脱,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多为颅骨受到暴力作用所导致,常有受伤处压痛、肿胀、骨折等表现,多会引起脑膜、脑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及颅内感染。除此之外,一旦触及下陷区,则会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
脑损伤。脑损伤通常为脑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脑震荡、脑实质损伤、颅内血肿等。主要症状多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若触及重要脑功能区,则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
如何处理不同程度的创伤?
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头皮创伤出血者,可以采取加压包扎止血的方法,尽早除去伤口内的异物。意识清楚的患者应留在急诊室观察一段时间,意识模糊者则需住院观察。
对于颅骨骨折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的变化,结合CT检查结果,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出血量大、损伤较为严重者,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结合药物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脑损伤的患者,首先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摘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联办
平湖市科学技术协会
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
生活和工作中搬重物,是一门相当有门槛的“技术活”,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伤及腰背。那么,到底怎样搬东西才能做到不伤腰呢?
搬前三思不逞强。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只要你搬的东西超出了能承受的范围,搬运姿势即使再正确也会受伤。所以,一定要善用工具设备和请求别人的帮助,切不可逞强,宁愿多跑几次,不要给自己增加超出负荷的重量。如果只是为了搬一袋米或是一箱水,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或是腰椎压缩性骨折,那就得不偿失了。
起身姿势要摆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搬东西时几乎有一半的损伤是发生在起身时。起身时切忌弯腰搬,而是要蹲下搬,具体姿势为:双脚分开,蹲下身,腰挺直,腹收紧,平稳起身别太猛。
让物体重心贴近自己。很多朋友怕物体表面携带病毒,便不愿意让衣服碰到物体,而是用单手提或者是捧来搬运物资,这其实很伤腰。单手提重物会使重心偏移,腰椎受力不均匀,增加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捧相对于搬更费力,且由于杠杆更长,腰部受到前倾的压力更大。
记得背挺直。弯腰会使椎间盘受力不平衡,使腰椎间盘承受一个向后挤压的力,在负重的情况下更会成倍增加腰椎的负担,因此搬东西时务必要背挺直。
先放下重物,再调整位置。放重物时难免要遇到需要调整位置的时候,务必先放下重物,再调整位置。放下重物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弯腰或者背部倾斜,腰部负担大,很容易损伤腰椎和腰部肌肉。因此,应先放下重物,再调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