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小麦亩产登上“浙江之最”

平湖这个家庭农场是怎么做到的?

■记 者 汪锦秀

见习记者 荣怡婷

本报讯 昨天下午,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得稻家庭农场农场主张良杰正驾驶着开沟机在水稻田里欢快奔跑。这是一块创造“奇迹”的田地,在刚结束的夏收季,张良杰种植的小麦百亩示范方经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现场测产,测得攻关田亩产577.04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542.25公斤,双双打破保持了11年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去年我就想申报,可惜错过了收割期。”张良杰不无遗憾地说,但他并未放弃,今年满怀信心申报,成功摘得了小麦亩产全省冠军。“把粮食种好,对我来说就是最自豪的事。”张良杰开心地说。

小时候,张良杰跟随从安徽老家来平湖包地种粮的父亲体味过种地的辛苦,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2011年,24岁的他坚定了从事粮食生产的信心,在平湖经开租了60亩地,开启了“种粮大户”的创业路。本以为在这个厂房林立的国家级经开区,种粮会遇到“租地难”。没想到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当地政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现在,他的种粮面积已扩大到1600多亩。

“种粮食能种出啥名堂?”面对不少同龄人质疑的目光,张良杰下定决心要种出点名堂来。去年春花作物播种季,张良杰在1600亩地里辟出了106亩作为小麦高产示范方,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并选用了高产品种“扬麦28”。种子播下去后,张良杰三天两头跑田头,及时浇水除草,适时施肥喷药。平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军成了这块小麦地的常客,每周都要来查看地里的变化,指导张良杰建好排水系统、精准用药等。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熊义勤也常光顾张良杰的麦地,给予其提高地力、氮肥后移、封草防病等技术指导,为小麦高产提供科技支撑。

种出了高产田,挣到钱了吗?张良杰边摁计算器边说,今年小麦售价不错,最高时卖到了1.4元多一斤,粗略算下来,他种植的1600亩小麦亩均毛收益超过1000元,再加上小麦补贴每亩125元,收入可观。

用种粮挣来的钱,再加上政府农机补贴等,这几年张良杰的农场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条播机、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等各式农机,从播种到收获、运输,全程机械化,不仅提高作业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环节的损耗与浪费,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接下来五年内,我希望再创造一个浙江之最。”张良杰望着正在耕种的一大片水稻田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水稻亩产浙江之最。

2022-06-15 平湖这个家庭农场是怎么做到的?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9664.html 1 3 小麦亩产登上“浙江之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