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圆作、草编、陶艺……赏非遗项目,体验民俗精彩。在6月11日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林埭镇陈匠村清溪桥景区举办了“党建引领促共富·匠承初心话非遗”主题活动。
“剪得很棒!这边再剪一下。”“小朋友,知道这个草编的是什么动物吗?”……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舞台上还有精彩的演出,让更多村民了解、喜欢、爱上非遗。“今天带孩子来现场感受一下我们本土的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让孩子在日常学习之外了解一下乡土特色,体验一下传统项目,也加深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游客曹强说。带着孩子来体验非遗文化也成为了不少家长的选择,孩子们舞着“九彩龙”、跟着老师编织中国结、发挥自己的创意在脸谱上绘画……新颖有趣的“非遗游园会”以一场沉浸式、体验式的互动课堂,既展示了精湛的非遗文化技艺,又吸引了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大家凭借游园会的集章卡片,在现场五个体验区打卡体验,集满5个贴纸盖章,便可前往“礼品兑换区”抽取盲盒礼品。
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匠承”非遗节是林埭镇非遗传承工作的集中展示,也是弘扬林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林埭镇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融入林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群众生活中,为推动林埭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清溪之畔,书法之村,林埭镇陈匠村作为平湖首个“浙江书法村”,书法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陈匠村的“红色力量”。活动当天,林埭镇陈匠村“红小匠”党群服务队成立,IP也正式发布,集聚一编三定在职党员、微网格长等力量为一体的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红小匠”党群服务队,秉承着如牛一般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为村民服务。
“我是我们‘红小匠’队伍中主要负责文化教育的队员,每年寒暑假我会教村里的小孩练习书法,将我们村里多年的书法学习传递给下一代。”“红小匠”党群服务队队员张富根说。不仅是助力于文化传承,“红小匠”将围绕“为老助残、心理健康、便民利民、扶贫济困、环境洁美、文化教育、矛盾调解、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疫情防控”为主要服务内容,为辖区群众提供多元、全面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陈匠村将通过“红小匠”党群服务队,贴合群众实际需求,提供“点单式”志愿服务,以菜单式主题点单、百姓自主点单为主要载体,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形成基层治理共富体系,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同向、共富共享的格局。
■记 者 华婷婷
通讯员 纪亚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