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突发心肌梗塞应该怎么办?我们要立即让患者平卧、稳定情绪,舌下含服硝酸甘油……”6月9日上午,一场关于救护培训演练的应急志愿服务专题培训在曹桥街道5G智慧谷举行,近百名新上任的应急志愿者接受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当天,曹桥街道“连心桥”应急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这也是我市正在打造的应急志愿服务应用场景“志愿浙江·浙志援”的先行一招。
虽然当前我市已进入了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但实战的经验证明一支专业高效、快速响应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应急任务是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正在着力推进的重点。当前,我市作为全省唯一试点,正在打造 “应急志愿服务”场景——“志愿浙江·浙志援”S0版的建设,探索打造应急志愿服务县域标准。该应急志愿服务应用场景也是“志愿浙江”的重点场景。“‘浙志援’S0版是以感智汇平台为物联感知和大数据基座,横向纳入基层治理平台体系,打造应急志愿者战时调动和平时组织两大应用场景,实现分级、分域、分权的数据管理功能,建设领导调度的驾驶舱,各级管理的浙政钉,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赞助企业使用的浙里办应用,实现人、事、物的可视化管理和动态指挥功能。”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线上应用集成,线下资源汇集。平战结合志愿服务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应用场景的高效调度,还在于需要培育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平战结合的应急志愿服务铁军。曹桥街道作为全市试点,已先行启动了搭建组织框架、队伍招募等工作。“我们前期通过广泛发动、有序推进,共招募了232名志愿者组建了10支村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从中精选约100名具备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相关技能人员组成的街道应急志愿者队伍。”曹桥街道党委副书记祝佳悦说。
“很荣幸成为‘连心桥’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今天学习的心肌梗塞、冠心病、中风等突发疾病应对、‘余气冲击法’操作要点、AED除颤仪的使用方法等以前都没有这么专业的接触过,对我们来说都受益匪浅,也为以后可能要应对的疫情防控、防汛防台等突发志愿服务积累了经验。”“连心桥”志愿服务队队员曹俊敏说,得知要组建这样一支队伍时,
■记 者 李雨婷
见习记者 黄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