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_要闻版:

车间里感受制造的匠心

体验岗位:车间工人

体 验 人:记者 华婷婷

体验日期:2022年6月8日

各式各样的儿童贺卡、简单有趣的涂色卡纸、色彩缤纷的少儿读物……在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整齐摆放着公司的印刷成品。能够每天在工作之中看到这么可爱有趣的印刷成品,干起活来也会更有动力吧!刚进厂,茉织华印刷党支部书记王剑英就带我了解了公司的产品和生产情况。

从大厅走出后,王书记带我简单参观各个车间后,来到3楼的制造生产车间。车间里机器运转、叉车运输、纸张翻动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也马上开始了自己的“打工”。“这是我们制造部的周师傅,他现在正在做的步骤是折页,属于说明书印刷的中间环节,周师傅已经在我们企业工作近30年了,你跟着他好好学习。”王书记叮嘱道。看到面前的一人、一桌、一机器,说明书的纸张经过折页机后已经被一折二,师傅正在桌前按照数量码放整齐。看似难度和强度也不高,我对这份工作也稍稍有了一些信心。

“我们将印刷并裁切成半成品的说明书放在折页机的这头,机器启动后它会自动折页然后一张张输出到这头,我们要把输出的纸张以每250张为一份,500张为一捆,中间放一张牛皮纸隔出。”周师傅停下手头的工作,先为我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任务并让我先观摩。一张张说明书逐一从机器里输出,师傅告诉我机器会自动在250张时有非常短暂的停顿,之后再继续输出。停顿处的那页说明书会与后续的纸张之间有“稍大”的空隙,我随着师傅的目光定睛一看,空隙的距离目测只有2厘米,而不停顿的输出距离也只是1厘米。所以对于我这样的“新手”而言,务必时刻关注,不然就会错过250张的中间隔点。随着机器运转我开始有些紧张,师傅似乎也看出了我的焦虑,让我坐在他的下手位子,他将纸张从机器上拿下来,放在我的面前,示意我开始理纸。“两只手放在说明书的两侧,像我这样一边码齐后再转另一边。”师傅边说边做着。

师傅让我拿了一叠说明书先试试,我尝试用师傅说的那样,手放好,再码,但是……结果好像没有我看起来这么简单,我码放的时候,纸张没有任何动静,依旧是参差不齐的样子,声音也没有师傅那样“掷地有声”。“手先这样一拉,纸张一定要蓬松,没有空隙纸张当然码不齐。”师傅一下子就指出了我的问题。师傅再给我演示一遍,纸张在他的手中特别“听话”,两三下就把纸张码齐,并鼓励我再接再厉。我不禁感叹师傅不仅能码齐,还能凭借手感和眼力就能感受到纸张数量。我重新尝试了好几遍,终于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师傅也夸我进步快。但我还是感觉有些羞愧,“手残”的我好像帮不上什么忙,还耽误师傅工作。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越挫越勇,手中纸张的数量也开始增加,虽然赶不上师傅的速度,他码两下就整齐,我要码上十几次。

“这折页是最基础的,基础的会了以后干啥也都不难了。”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后,师傅也开始和我唠上几句。我才了解到,师傅并不是一直都在这个工位上,有说明书的订单时师傅会被派来做折页,平时还会做贺卡的磨切、包装等活,因为企业的转型,师傅和其他工人也开始掌握新的产品工艺,从原来的票据到现在的贺卡,多样的产品生产也造就了工人们的一身本领。“干咱这活,啥都要会点,技多不压身嘛。”师傅的话语简单又朴实。

时间来到11点15分,开始有人喊着“吃饭哩!”。大家才陆陆续续从自己的工位上起身,师傅也询问我是否要一起去食堂吃饭,我今天都没帮上什么忙哪敢好意思去食堂吃饭,赶紧摇摇头。走到楼下时,与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们擦肩而过,他们有的在开心交谈、有的在专心赶路,还有的趁着休息时间用手机浏览着界面……他们都是企业工人,也是父母儿女;是普通“打工人”,也是能工巧匠。

【体验感悟】因为有这些辛苦工作的一线劳动者,才生产出了质量优良的产品;百名工人的心血凝聚成力量,铸成了企业的辉煌,千千万万工人力量的凝聚也造就了地方的发展。

2022-06-1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8246.html 1 3 车间里感受制造的匠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