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南河头首批传统建筑 抢救性修缮项目通过验收

■记者 杨昊玥

本报讯 南河头是平湖人心中的特有地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近日,南河头30-32号、33-34号,52-56号、65-69号后一进、70-82号两个传统建筑修缮项目完成建设。

两个标段的建筑均为清末民初的砖木结构传统民居,南河头30-32号、33-34号为里弄院落式建筑,标段内共5幢房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南河头52-56号、65-69号后一进、70-82号位于南河北侧,房屋均为上下两层,沿街呈一字排开。

其中南河头30-32号的三进院落与33号的三合院式建筑颇具代表性。据原住民所述,南河头30-32号民居原为陆姓氏族居住。在修缮拆除后建吊顶时,发现房屋一、二进抬梁穿斗结合式梁架结构基本保存良好,顶部山雾云和抱梁云精雕细琢、工艺精湛,完全符合《营造法原》中的经典案例,规格之高、保存之完整极为罕见。然而,由于修缮前房屋年久失修、屋面破损漏水,导致上部榫卯连接部位腐朽严重,承重结构岌岌可危。经设计、建设单位反复踏勘研究,排除了换新主材的修缮方案,首次引入钢结构套筒加固连接部位的方法,以最小的干预,保存更多的建筑原状与历史信息。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梁架结构原材料保留率达到90%以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建筑的历史原真性和可读性。

这些修缮一新的古建筑,只是南河头项目的一部分,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古建筑陆续修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古建筑会成为南河头新的亮点,带大家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2022-06-0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7815.html 1 3 南河头首批传统建筑 抢救性修缮项目通过验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