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来过,便不会离去

□ 陈黎雯

——广陈镇泗泾村札记

泗泾,看村名,便是一个碧水萦绕的村落。桨声悠悠的河水,浅浅的,却很清澈,婆娑的树影倒映在水中,颇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味。河岸的绿柳在清风中微微摇曳,愉悦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有河自然就有桥,桥是那么地善解人意,让你觉得该有桥的地方便就有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地等待着有缘人乘风而来,再抖落一河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自然是这些纯朴的村民……

手起针落,心无旁骛,此一心,彼一念,全在眼前。一针一线,一钩一回,慢慢显出的是江南水乡特有的莲花、小桥、流水……那是泗泾村妇女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泗泾绒绣。心灵手巧的她们绣出了琐碎生活中点点的积累和片片的温柔,绣出了曾有的青春韶华和无限风韵,更绣出了她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阿公阿婆们正在大棚里忙着打理那些新型种植的无土栽培的瓜果与蔬菜。看,西红柿从青青的小模样变成了红粉俏佳人;黄色的丝瓜花像一只只小喇叭,而弯成一个圈接一个圈的藤儿系在黄花顶上;西瓜也开花了,花蕾像那种小巧玲珑的田螺。慢慢地,那小小的西瓜从枝叶上长出来了,越来越大,像一个个灯笼垂着……

磨剪刀、理发、配钥匙、修理小微家电、量血压、测血糖、医疗保健咨询、反诈反邪教、交通安全及疫情防控宣传、文艺表演……那些时日,长声短调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却让小村充满了温情,一幅和谐的美丽乡村图正徐徐展开。那便是“金大哥工作室”的铁杆志愿者正在为村民们服务。

“今晚开会上我家吧,我茶水都准备好了。”那是张大爷,曾经在违章建筑拆除中,思想转不过弯,金大哥跑了四十几次,才顺利做通了工作。

“来来来,吃圆团了。”圆圆的蒸屉上整齐地笼着一个个软滑的圆团,切成丝的胡萝卜馅,咬一口,清香、清爽。王大婶和李大妈配合默契地为大家分着圆团。曾经,两家人为了自留地的边界,谁也不肯让一步。金大哥多次劝说,才做通了工作。

“送郎送到一里亭,心里话儿对你明……”戏台上,赵大哥和赵大嫂正在为大家表演节目,相携相伴的身影让人领略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意与感动。曾经,这两口子闹离婚闹了两年,金大哥不断地劝说做工作,现在他们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借用村民们的话:“谁家有矛盾了,撞车了,或身份证、医保卡丢失了,需要去住院了,找继雄(金大哥名金继雄),他都会马上帮我们想办法。谁家老人生什么病、吃什么药,他都记得;谁家哪个人生病住院了,他都会去看望。所以我们信继雄,愿意听他的。”可见,金大哥的个人魅力、组织能力与工作激情带动了一个组的活力,甚至一个村的激情。在“我为武汉献爱心”的募捐倡议下,不到一天时间,全村热心捐出爱心款1933元,到平湖市慈善总会指定为武汉献爱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全村热心捐出2200只口罩到镇里各卡点……

泗泾,你来过一次便会爱上这里。说不清是因为这里的果树、翠竹、田园、老宅,还是因为这里的村民。他们都是最美的风景,给人的感觉总是喜庆而又丰盈。

2022-06-0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7038.html 1 3 来过,便不会离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