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1度·经济创新

激荡起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平湖全面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纪实

■记者 胡佳英 金睿敏 通讯员 盛 斌 戴 铭 摄影 王 强

核心提示:上周六,我市举行高质量制造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1个高质量制造业项目落户平湖,总投资达108亿元。一个个高质量项目纷至沓来,这是平湖这座利用外资连续22年进入全省十强的城市,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扛起发展担当的时代作为,也是今年“五百行动”即“百个项目定向招商、百家企业二次招商、百万楼宇特色招商、百家机构合作招商、百名博士集中招引”开创“双招双引”工作新局面的阶段性成效。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市已完成实际外资18340万美元,完成嘉兴目标任务的45.85%,远快于序时进度。

锚定产业链招商,培育新兴产业生态

“川电钢板在平湖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帮助,这里的营商环境、这里的干部作风,都让我们感到温暖。”在浙江川电钢板加工有限公司增资项目——日本JFE商事车载马达铁芯项目的签约现场,公司总经理前田达志道出了多年来在平湖经营企业的感受,而这也是新项目选择落户平湖的重要原因。

川电钢板是我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于1994年落户。今年4月,川电钢板增资项目签约落户,项目注册资本1666万美元,总投资3400万美元,占地面积27.8亩,主要为区内的日本电产汽车马达配套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驱动马达铁芯和电动动力转向马达铁芯,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超7亿元。

汽车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是重点板块,我市力争打造成为百万级驱动电机生产基地。川电钢板此次增资的新项目,将成为平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链上的关键一环,助力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基地。

招引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近年来,全市招商工作以“链长制”为引领,紧紧围绕“1212”主导产业体系,开展产业链招商,突出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促进全市主导产业集聚和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标志性特色产业链。

除了汽车产业链加快整零协同速度、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板块越做越大之外,精密机床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也逐渐成形。今年以来,这两大产业链相继迎来“重量级”成员:今年1月份,日本电产机床项目落户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4400万美元,这是继去年德马吉森精机、中津精密落户后,我市引进的又一个机床整机龙头项目,主要生产用于加工新能源汽车驱动核心零部件的机床,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2月份,巴斯夫和贺利氏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手,总投资约7500万美元,在独山港经济开发区设立铂族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锚定“产业链”开展招商,全市汽车、机床、新材料等三大产业链产业定位更清晰、产业结构更优化。比如,在汽车产业,随着整车项目、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项目等落户,开启了平湖汽车产业从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圈的攀升。在机床产业,随着日本电产机床、德马吉森精机等项目落户,全面构筑起了“主机为龙头,功能零部件和工装夹具、刀量具相配套”的完整机床产业链体系。眼下,我市这三大产业链已经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市GDP增长的主动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招大引强积蓄能量

招大项目,大招项目。招大引强,保证的是项目质量,积蓄的是发展后劲。今年以来,我市持之以恒扩大引资总量、提升招商质量,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1月份至4月份,我市签约落户日本电产机床、德国巴斯夫贺利氏等招大引强项目7个,总投资达4.1亿美元;新认定法电优能(平湖)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招大引强项目5个。

湛新科技材料(嘉兴)有限公司年产13.8万吨高性能工业树脂项目是我市今年新认定的招大引强项目之一,也是省重大外资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53亩,总投资2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8亿美元,注册资本6000万美元,于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今年春节期间,项目也没有摁下“暂停键”,保留了100多人工地作业。年后,湛新项目工地现场工人增至400多人,全面加快施工进度。

“3月份我们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建筑工地有序停工,整个施工进度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项目现场负责人尹海涛说,复工之后他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推进,全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截至目前,该项目两栋四层主厂房三层主体结构已封顶;2个配电室主体结构已完成100%,维修车间和控制楼结构已完成100%,消防水池和消防废水池结构已完成100%;三个仓库砌筑工程已完成70%,三个罐区基础已完成95%,管廊结构已完成30%。

眼下,项目推进已经进入了关键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也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专人,重点保障辖区内像湛新科技材料(嘉兴)有限公司这样的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时间节点,加快项目推进,预计年底前基建竣工,明年二季度实现试生产。”尹海涛说,通过明年半年多时间的生产,预计能为独山港新增产值10亿元。

新项目落户、老企业增资,共同奏响着今年平湖招大引强的主旋律。汉林(浙江)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实现增资3500万美元。当了解到汉林(浙江)科技有增资意向时,市商务局与招商主体当好“店小二”,主动服务,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告知企业办理所需材料,并积极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协助企业通过不见面方式顺利办理了增资手续,成为我市今年引进的又一投资超亿美元项目。

对企服务不打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5月初,德西福格汽车配件(平湖)有限公司的锻压生产线外购了多台进口设备并已到达,企业急需安装和调试,但由于该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国内的安装团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实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导致整条锻压生产线无法进行产品生产。“设备决定了我们的生产,一旦设备不能正常启动,公司的经济效益也会遭受严重损失,因此我们急需远在德国的锻压机设备供应商派遣设备服务现场经理THOMAS到我们公司对新到的锻压机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德西福格汽车配件(平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以往我们向供应商购买设备后,他们也会派相应的技术人员随同,可谓是‘物到人到’,但受疫情影响,外国人来华的邀请函审批较为严苛,材料也较为繁琐,我们十分担心出现设备已到,但技术人员却迟迟未到的现象。”

企业有需求,政府有所为。当德西福格将邀请函发送给对方供应商时,我市第一时间向上申请,确保邀请函及时签批和办理,在各方力量的保驾护航下,5月19日,THOMAS成功到达德西福格,在他的帮助下,企业新购的设备也正在陆陆续续安装中。服务外商“心贴心”,办事效率“零延误”。截至目前,我市共为124家企业,1100余人次外籍高管、专家申请商事活动入境邀请函,保障了重要项目洽谈、在建项目推进、企业正常运作不停滞、不停工。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同时,我市更是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建立完善的“软件”配置。“外资企业在平湖如何注册”“外资项目开工需要什么流程”……面对外资企业办事遇到的种种困惑,我市持续优化服务举措,积极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对于落户外资企业有事必办、有难必帮,做到手续办理一气呵成、企业注册变更一路绿灯。对外资项目实行“店小二”服务,在优化流程上下足功夫,不断强化从项目前期审批到生产经营的全流程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数字赋能,实现材料电子化、网上办、掌上办,由“线下办”改为“线上办”“指尖办”,减少材料收取,缩短办事时限,使“跑零次”成为常态,促进项目落地、开工、投产。据统计,2021全年商务窗口共计完成各类办件业务510件,60%办件实现“跑零次”,即办率达到100%。

今年,我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全面提升涉外服务水平,一个个外资企业服务专班、一张张入境邀请函、一次次稳外贸稳外资方面的暖企惠企政策措施的宣传……主动“上门问需”,精准帮扶解难,使得我市外籍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外资企业在平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全力助推了我市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的打造。

2022-06-02 ——平湖全面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纪实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6083.html 1 3 激荡起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