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保护老年群众的“钱袋子”

我市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徐秀凤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群体防骗意识不强,无法有效识别骗局等弱点,将罪恶的魔掌伸入“夕阳圈”。为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着力整治规范以“养老”为名的涉诈问题隐患,坚决铲除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滋生土壤,切实守护好百姓的“养老钱”。根据全国、省、市统一部署,我市已启动为期6个月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来推销保健品,声称效果非常好,包治百病呀,这种人可信不得……”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钟埭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分别来到钟埭街道兴平颐养院、红建小区、西林寺小区等,在给老人送上美味可口粽子的同时,更是不忘“见缝插针”地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防养老诈骗宣传。“政府好呀,担心我们被骗,想尽办法宣传,你看,不仅有粽子吃,还能接受宣传。”姚奶奶指着挂有“守住养老钱 幸福享晚年”“科学保健防骗局 理性养老享健康”等标语的“反诈粽”笑着说,“现在被他们宣传教育后,不管是健康讲座,还是特效药,我都不信了,有这钱还不如上医院看呢!”

据了解,在众多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中,“保健品诈骗”是最常见的一种。“此类诈骗,诈骗分子主要是针对多数老年人对身体健康日益关心、在意等特点,夸大保健品功效或是标上高昂价格实施诈骗。这类诈骗迷惑性和诱惑性都很强,老年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多和子女沟通,莫要跟风购买。”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销售“养老产品”只是“养老诈骗”中的一种类型。当前,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诈骗分子常借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实施诈骗,不仅给广大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我市警方提醒: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及时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时刻看好自己的“钱袋子”。遇到身体不适时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过度盲目轻信保健品,以防落入“药托”骗局。但凡要用到钱,就多和子女、老伴沟通,向他们征求意见,必要时及时报警。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迫切愿望。“我们会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治理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识骗防骗意识,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06-01 我市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5684.html 1 3 保护老年群众的“钱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