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要闻

反诈知识化于行

居民上演“教科书式”反诈操作

■记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徐秀凤

本报讯 “你的护照在境外有违法记录,请你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你的身份证被盗用办理了护照,现在那本护照的持有人在境外涉及洗黑钱等违法行为,你添加下我的联系方式,配合处理下相关事项。”“你在境外非法居留被公安机关查获,需要你到公安机关接受处理。”……近期,我市出现了针对以护照失效、护照被冒用、有非法出入境犯罪等为由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近日,家住当湖街道的孙女士(化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是市公安局的民警。“护照显示,3月5号,你从越南飞往哈尔滨……”“你确定下身份证是不是你本人,确保我没有通知错人,33048……”一开口,对方就精准地报出了孙女士的身份证信息和行程记录,说她的护照有违法出境信息,现在需要配合警方的调查。对方说的煞有介事,一开始孙女士也是半信半疑,但由于孙女士平时通过多种渠道接受过各类反诈宣传,深知各种反诈套路,在短暂的交谈间,她意识到对方可能是诈骗分子,于是立马提高警惕,急中生智,开始和对方打起了“周旋战”。“你们的地址在哪里呀?”“你们门头写的是什么?”孙女士向对方展开了一连串的反问,对方“民警”被问得哑口无言。眼见孙女士不按套路出牌,对方便匆匆找了个借口挂断了电话。孙女士越想越可疑,随后立即向当湖派出所咨询,经过民警分析和推断后,确定孙女士是遇上了电信网络诈骗。

“反诈知识的学习储备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孙女士向我们展现了一波教科书式的反诈操作,这说明我们从边到底、入脑入心的反诈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意识都在大幅提高。反诈宣传的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但我们仍不可松懈,依旧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宣传,通过‘大水灌溉’和‘滴水浇灌’双向联动,让反诈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相关民警说。

我市警方提醒:公安机关的传唤和审问有严格的程序,警方不会在线办案,也不会在线发送所谓的逮捕令或传票,切勿轻信。同时,公安机关不会要求市民提供涉及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也不会要求市民进行现金转账、网上支付等行为。市民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遇到有可疑人员以出入境管理事务为托辞索要事主个人重要信息,特别是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转账的,要提高警惕,不转账、不汇款,谨防个人财产受损。

2022-05-11 居民上演“教科书式”反诈操作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28966.html 1 3 反诈知识化于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