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拂袖清明祭。往年,不少市民选择在清明期间返乡祭扫、缅怀先人。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防范聚集传播风险,我市明确提出清明期间除骨灰安葬(存放)外,暂停市殡仪馆、福陵园公墓、九龙山陵园和镇街道骨灰寄存堂等现场祭扫活动,暂停各类集体公祭、生态骨灰安葬等群体性活动。
连日来,市民政局积极根据上级有关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持续做好网络祭扫、代为祭扫和委托祭扫宣传引导,完善惠民殡葬服务,加强公墓、陵园的管理管控,全力筑牢清明祭扫“防疫墙”。
突出宣传引导
弘扬绿色祭扫文明新风
扫墓踏青是清明期间不少市民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主要方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3月18日我市就发布了暂停2022年清明节现场祭扫的通告,倡导广大市民以网上祭扫、居家追思等方式缅怀先祖、寄托哀思,弘扬绿色祭扫文明新风。
日前,记者来到市福陵园公墓,看到入园口醒目位置设置了暂停祭扫的公告,工作人员正在对前来办理入葬的市民进行双码查验、核酸检测结果查看、测温、登记等,对于前来祭扫的市民则当场劝阻。“我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做好前来祭扫人员劝阻的同时,耐心告知疫情防控要求及服务管理政策措施,让群众更加宽心。”市福陵园公墓主任蒋晓燕告诉记者,群众如要办理入葬则需提前进行预约,进入墓区人员数量也有限制,其中安葬随行家属每户不超过10人。此外,需要提交安葬随行家属人员名册,进入业务大厅办理业务的,每户不超过3人。在守好入园“大门”的同时,严格做好园区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
疫情犹在,安全至上。围绕疫情防控主题,前期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短信等媒介作用,广泛宣传今年清明期间暂停现场祭扫活动的通告,避免人员扎堆聚集,严防疫情的传播和反弹,并结合实际提供多种网上祭扫方式满足市民祭扫需求。与此同时,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持续开展禁止在公共区域焚烧丧葬用品的宣传,提倡公众采用网上祭扫、居家追思等方式。“清明期间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殡葬的有利时机。以此为契机,我们进一步弘扬厚养礼葬和绿色殡葬理念,全面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和惠民殡葬举措,让绿色殡葬、文明祭扫的新风吹遍平湖大地。”市民政局社会事务与区划地名科科长肖明强介绍说。
完善惠民服务
助推绿色殡葬改革提速
“现场祭扫活动暂停了,但是祭扫服务没有停。”市民政局副局长华锐介绍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市民祭扫需要,今年全市所有公墓、骨灰寄存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将免费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次代为祭扫服务,包括对福陵园公墓内所有立碑墓、壁葬、生态葬进行统一祭扫。
鲜花寄哀思,文明祭故人。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市殡仪馆和市福陵园公墓分别于3月26日、3月28日开展了代为祭扫活动。在市殡仪馆,祭扫人员按照全体默哀、恭读祭文、敬献鲜花以及家祭仪式的祭扫流程,代逝者亲属表达缅怀和追思。在市福陵园公墓,经过庄重肃穆的祭扫仪式后,工作人员和殡仪服务人员整齐列队进入陵园,为园内已落葬墓碑逝者逐一敬献鲜花、鞠躬致礼、擦拭墓碑,向壁葬区、海葬苑、林荫苑等生态葬区敬献花篮。
除了由特定工作人员在现场代为祭扫,我市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安全又有温度的线上祭扫服务。今年清明期间,市民可通过“平湖福陵园”公众号,在“云祭祀”功能模块找到对应墓穴,完成网上敬献花篮、点亮蜡烛、上香祭祀、留言追思等祭扫活动。为满足无法返乡市民及市外人员祭扫需求,市福陵园公墓还推出委托祭祀服务,市民可在关注“平湖福陵园”公众号后,进入“委托祭祀”功能模块,有偿预约委托祭祀服务,届时将有专人为市民代行现场祭扫服务,并拍摄照片、视频等上传给委托人。另外,市民还可通过该公众号“自助缴费”功能模块完成网上护墓费缴费服务,如若网上缴费不便的,可延后一年缴纳。
在提供丰富祭扫服务的同时,持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加快绿色殡葬改革落实落地。清明期间,骨灰安葬(存放)将在严防疫情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市民政局积极引导各殡葬服务机构提高市民办理治丧、骨灰安葬服务质量,进一步严格服务流程,落实人数管控要求。同时,向群众广泛宣传倡导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践行“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生态理念,并统筹做好申请参加骨灰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预约报名登记,及时回应市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确保清明期间各项殡葬服务工作安全稳定进行。
落实管控责任
筑牢清明期间安全屏障
近日,市清明期间群众祭扫工作协调小组对全市公墓、殡仪馆、骨灰寄存堂等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要求相关场所及时整改反馈,举一反三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强化清明祭扫疫情防控管理。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服务两不误,我市专门成立了清明期间群众祭扫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由市级相关单位及镇街道相关部门组成,协同做好清明期间群众祭扫宣传引导、安全保障、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疫情防控和清明节祭扫工作格局,坚决守住安全红线、筑牢安全底线。与此同时,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和指导殡葬服务机构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自查自纠,敦促开展好网上祭扫、代为祭扫和委托祭扫服务等。
在此基础上,压紧压实基层属地管理职责,强化主体责任。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全市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制订了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广泛向群众做好暂停现场祭扫活动的解释工作,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暂停现场祭扫后的衍生问题前瞻谋划、仔细排查,及时做好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等工作;全市各村社区强化清明期间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并及时将各项通知宣传到位,确保“入村到户、人人皆知”,将疫情防控和清明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此外,各镇街道、村社区还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严禁人员聚集,全力保障清明期间坟墓集中点、骨灰寄存堂值守管控到位、科学规范防控,切实守护好服务对象和殡葬服务机构人员的自身安全。
■记者 汤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