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市政协办 记者 金睿敏
勇毅前行,共克时艰。面对近期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市政协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向全市政协委员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动员广大政协委员全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积极投身一线参与疫情防控,防疫“政”能量正在不断汇聚……非常时期担起非常之责、关键时刻凝聚关键之力。疫情风暴席卷而来,全市政协委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抱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信念,迈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步伐,带着社情民意,带着真知灼见,从基层、一线赶来,同心战“疫”,共赴春约。本期《政协之窗》为大家展示我市三位优秀政协委员的战“疫”之路,感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政”能量。
抗疫爱心餐、爱心菜,暖胃又暖心
——记市政协委员周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平湖百姓的心,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投身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更是冲锋在前,拼尽全力。考虑到一线防疫人员工作任务重、体力消耗大,常常会忙得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市政协委员、平湖市凯宇鲜菜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积极行动,主动为一线防疫人员免费配送爱心餐、爱心菜,让防疫人员暖胃又暖心。
3月14日上午9时,在平湖市凯宇鲜菜有限公司的厨房内,几名厨师正在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清炒芦笋、红烧鸡腿……不一会儿,几道美味可口的饭菜就做好了。为了能让一线防疫人员吃上健康、可口、营养、热乎的饭菜,周建组织员工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对每一份爱心餐严格把关,并第一时间将热乎的饭菜送到防疫人员手中。“吃到这样的爱心餐,既是感动,更是信心和力量。我们坚信,一群人,一条心,一定能驱散阴霾,拥抱阳光。”一线防疫人员收到了爱心餐也收获了满满感动。
此外,周建还发起了面向居家老人、病弱家庭、特殊群体的爱心菜配送服务。“针对当湖街道非封控小区、非重点管控小区内的居家老人、病弱家庭、残疾人家庭,以及因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没时间买菜的家庭和其他各类特殊群体在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采购基本生活物资的现实情况,我们免费提供爱心菜送到社区服务,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坚持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天。”周建说。
截止到3月19日17时,平湖市凯宇鲜菜有限公司已累计配送爱心餐8000余份、爱心菜3000余份,紧急送至我市两个街道、十几个社区以及两个宗教场所。周建表示,作为市政协委员,关键时刻就是要发挥特长优势,汇聚“同心”力量,全力支援平湖抗疫一线。
在为一线防疫人员配送爱心餐和爱心菜的同时,周建还积极组织公司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截至目前,通过市红十字会、心怡社工和狮子会弘远服务队等渠道,已累计发动员工200余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周建与社区负责人沟通送菜事宜
“90后”政协委员创作战疫画作致敬英雄
——记市政协委员张天伦
一位平湖农民志愿者的“战时”朋友圈 ——
记市政协委员宋珠英
“这些画作,就是在向平湖的抗疫英雄们致敬!”近日,一幅幅反映平湖疫情防控的画作,在平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激励着来往的每个人,让阴霾的天空有了希望的色彩。对于第二次提笔创作疫情类画作的作者张天伦而言,这次的作品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是家门口的战“疫”,画中的英雄都是他身边的平湖人。
张天伦说,3月15日他结束广平线卡点的志愿者工作,做完核酸等到结果后,回到家已经是晚上7点多。此时疫情形势越发严峻,但结束志愿者工作的他已经不能再到现场帮忙,翻看着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大家发出来的感人照片和视频,他灵机一动,不如发挥自己的特长,用画作描绘这些感人的场面。
从15日晚上开始,他以朋友圈、各类群中感动的照片和动人的视频为素材,构思作品。张天伦介绍,第一幅作品以红色为底色,以照片中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为原型,展现出群英汇聚共克疫灾的决心。在画作上醒目绘出的“平湖加油 战必胜”字样,也体现出了平湖人民在疫情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心。
“第一幅画我花了10个多小时完成,从15日晚上一直画到第二天清晨5点多,中间几乎没有休息。”他说,10个多小时不停歇地创作并没有让他感到疲倦,因为心中一直有牵挂,希望赶紧创作完成,将平湖人这种共克时艰的精神传递出去。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2020年全国疫情暴发时,张天伦就曾创作过反映抗疫的画作,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作品还一度登上了学习强国APP。再次创作此类画作,可能因为战场就在家门口,他创作时的心情更加复杂,既担忧平湖疫情的严峻形势,又感动于平湖人民的坚强不屈,每画一笔,心就触动一次,百感交集。“自我感觉这次的画作,情感更加浓郁,也更具平湖特色。”张天伦说。
其实除了创作画作,作为平湖新晋的政协委员,张天伦还积极参与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之中。3月14日晚,他就和另外两位平湖市政协委员一起带着物资来到兴工路核酸检测点进行慰问。结束后,他又推迟了晚上8点与客户约定好的电话会议,带着另一位同事来到广平线卡点参与志愿者工作。
在卡点现场,张天伦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对来往车辆和行人查看“双码”。从晚上8点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8点,12小时内几乎没有休息,而穿着防护服给上厕所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他几乎没有进食和饮水。
执勤期间,他还曾帮助过一位老人。当晚9点多,有两位来自新埭镇鱼圻塘村的村干部来卡点求助,原来村里一位老人第二天一早7点要去平湖市中医院做血透,但担心去了医院回不了家,便到处寻求帮助。
他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相关部门,为老人开辟了绿色通道,并安排专车接送。安排好一切后,他还和村干部互留了联系方式,到了第二天老人上车的时间,还特意询问情况,得知老人一切顺利后才放下心来。
张天伦坦言,此次平湖疫情来势汹汹,作为平湖青年就应该有所贡献,展现平湖的青年力量。据悉,他的妻子在家中也以作画的形式参与抗疫,夫妻两人连夜创作,已完成多幅作品。张天伦表示,如果可以,他们准备出一个系列,让更多的人看到平湖人民在疫情面前展现出来的英雄精神。
宋珠英,平湖新埭人。平湖启动I级应急响应后,她当起了农民志愿者,利用持有农产品绿色通行证的便利,在每天做好核酸检测、遵守防疫纪律的基础上,为周边农户排忧解难。
“我的5000株蝴蝶兰花苗3月12日就配送到平湖了,现在三天过去了,花苗再不配送到基地可能会死,谁能帮帮忙?”近日,在我市当地一些农业合作社的同行群里,浙江佑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松梅因为疫情阻断物流,不断发出这样的求助。
5000株进口蝴蝶兰苗,采购成本10元一株,如果一直放在配送点无人送达,那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看到陈松梅的求助,平湖市三丰蔬菜配送公司负责人宋珠英立即伸出援手。“大概多少量,面包车装得下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当天下午4点,宋珠英的蔬菜配送车赶到了物流站点,将陈松梅的5000株蝴蝶兰送往位于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高久浜的生产基地。
宋珠英这样帮乡亲们配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跟记者说,“我也是一个农民,看着农民兄弟一手种出来的蔬菜瓜果卖不出去,那种心痛,我真的太能体会了,所以,我能帮就要帮一帮!”
自3月13日我市通报1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感染者后,农民的日常节奏便猝不及防地被打乱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蔬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可怎么办呢?
宋珠英想了个好点子,她向政府申请了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开始了免费帮运的志愿服务工作。她为此还特地建了一个“平湖市三丰蔬菜配送群”,周边农户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配送群找到宋珠英,让她帮忙把蔬菜瓜果带到市区销售。
免费帮忙配送蔬果的消息一出,宋珠英一家可就忙坏了。
“杭白菜50斤。”“菜心200斤。”“莲藕120斤。”……这几天,这个群真是热闹非凡,大家纷纷留言请求宋珠英帮忙配送。今天老李家,明天老陈家……从早到晚,宋珠英的配送车可谓“业务”不断。
慢慢地,这项“业务”还延伸到了市区以外。家住新埭镇姚浜村的吴老伯有100多斤小白菜,由于没法运到市场,囤在家里好几天了,宋珠英知晓后,二话不说,帮他把蔬菜配送到了市区销售。
据她估算,一天下来,上千斤的蔬菜配送量不在话下,而搬运、配送、销售,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配送量大的时候,一天得分好几批才能送完,若是按市场价收费,每天的收入都有好几千块钱,但她却从不收取人家一分钱,她表示:“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容易,我在自己配送的同时,帮一下别人是应该的。”
现在,大伙儿有需要运送的物资,都第一时间找到宋珠英。接单后的第二天,宋珠英盘点好周边15户农户的蔬菜量后,便跟儿子宋冬磊开始了忙碌的装载工作。这一批蔬菜加起来有1300斤,装上车后,便一起运往市区的养老院。
疫情期间,春雨绵绵,母子俩时常穿着雨衣,手里拎着大袋大袋的蔬菜在雨中来回搬运,一趟、两趟、三趟……大雨浇湿了他们的脸庞,宋珠英擦了擦脸上的雨水,说,“农民嘛,都是最淳朴的,乡里乡亲互相帮忙,在遭遇疫情这种特殊时期,一起渡过难关吧!”
宋珠英在配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