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荣怡婷 黄雨欣
本报讯 “这两天家门口的菜市场因疫情防控需要关门了,于是第一时间想到了网上购物,之前疫情期间也点过,这几天基本都是网上买的。”“这几天外卖订单还是很多的,大米、食材、零食什么都有。”……近日,因疫情防控需要,我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已临时关闭,不少市民开始选择在叮咚买菜、美团、拼多多等平台购物买菜。那么在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安全规范地网络订餐呢?
为加强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各餐饮服务者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管理规定,注意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疫情期间,商家更要严格把控食材安全,禁止使用过期、腐败变质原料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加工制作。后厨厨师在工作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每餐次都要清洗消毒;定期对环境及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厨房整洁卫生。加强对送餐骑手的监督,发现有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应当及时督促提醒。
送餐骑手上岗配送前需进行每日体温测试和检查,通过健康检测后,才能上路接单;若在工作时发现有发热、咳嗽、咽部炎症等可疑症状要及时上报。送餐期间要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定期更换。整个过程实施“无接触配送”,尽量避免面对面送餐取餐。每送完一单,都要进行洗手消毒,保持个人卫生。每天对配送箱进行清洗消毒,确保送餐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有保鲜、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应采取相应贮存、运输措施,及时安全地送往消费者手中。
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无接触取餐”,避免与配送人员面对面接触;如需接触,取餐时务必佩戴口罩。交接餐时,要保持一定距离,建议交接时戴一次性手套。收餐后立即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清洁,是否与订单一致,是否受到污染或出现变质,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向商家和订餐平台反映。拿到外卖后,应对外包装进行喷洒消毒;拆开包装后,第一时间用流水洗手或用免洗洗手液消毒。若是热食,请及时就餐,避免长时间存放;确需存放的应放置冰箱内冷藏并尽快食用,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购菜APP次日才会配送,消费者应根据情况选择下单时间。
防疫特殊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放松警惕。商家规范备餐,骑手谨慎送餐,消费者安全用餐才能共同构筑起食品安全防线,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