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个“志愿群”里的守望相助

记录人:记者 何金妹

日 期:2022年3月18日

天 气:阴

“小区物业人呢?”“小区的消毒工作怎么办?”“今天有外地车进小区了,怎么没人管?”……这几天,我看到小区的业主群里发出了各种担心的声音。本轮疫情来势汹汹,我居住的当湖街道碧水云天小区被划入了防范区,由于和在封控区的海德城小区同属一个物业公司,连日来,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都被集中隔离,只留下了原本就在碧水云天小区值守的3名保安和1名视频监控人员,我们小区的物业工作基本进入了停滞状态。

就在邻居们各种担心的时候,我在群里发了一条“我们‘自救’吧”!本以为这条信息可能会被邻居们的抱怨声淹没,谁知居然得到了邻居们的积极响应,一位名叫马平方的叔叔,马上私聊了我。他说:“小何,你的提议非常好,我们赶紧成立一个小区的志愿服务团队,招募本小区的志愿者。”于是说干就干,我们一起建了一个名为“碧水云天业主志愿者”的微信群,发在500人的业主大群中。我记得当时是晚上7时左右,“噔!噔!噔!”短短几分钟,就有8名业主加进来。“需要我干什么?”“我个头大,可以帮忙楼道消毒”“我嗓门大,喊起床测核酸就我来吧!”……大家争着介绍自己的“特长”,这群人平时都忙着工作,彼此之间根本不熟悉,却在关键时刻聚在了一起,有着一样的默契。

我们这个小区有21幢楼,共住着1249名居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何开始志愿工作呢?在晚上8时的时候,群里空的志愿者们先开了个碰头会,商量后先是把500人的微信大群划分出21个微信小群,每幢落实一名楼道长作为负责人,既是大群的联络人,也是小群的管理者。这两天,有些居民足不出户,但健康码突然变黄、变红的情况也可以由楼道长帮助申诉或者由我们志愿者统筹好再报给社区。看着志愿者们分工有序,我突然觉得疫情虽然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拉近了大家心与心的距离。

开完碰头会,大家开始分头工作,志愿者唛唛主动说去社区帮我们领第二天开展志愿工作的防疫物资,志愿者贝贝主动给大家排好了志愿者工作表。在表格上,我看到从清晨4时15分到晚上10时15分,每隔2小时一班,包括了喊居民起床去做核酸检测、电梯楼道消毒、门口站岗、垃圾处置、送物上门等,志愿者大多数登记的名字都是“昵称”,真的都是无名英雄。3月19日是大家第一天上岗的日子,原本清晨4时15分安排了4名志愿者值守,我是其中一名,但是等我到了现场后发现来了8名志愿者,大家都表示第一天工作,怕做不好,先来学习学习。

就这样,我们换上防护服,在小区门岗、小区楼道里,可以说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只要哪里需要我们志愿者,我们志愿者就在哪里。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的站岗我都尽心尽责,测好温、看好健康码、登记好信息,并收集好小区居家隔离居民的生活需求。

服务会感染人,慢慢地我们的志愿群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已有25名业主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中。社区干部得知我们这个团体后也发信息和我说:“有了业主们的加入,我们的心理压力也缓解了不少。”在日记外,我知道还有更多的平湖人也化身防疫志愿者,在一个个小区奔赴防疫一线,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的城市。“居民理解是对我们志愿工作最大的认可!”

2022-03-2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14502.html 1 3 一个“志愿群”里的守望相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