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黄雨欣 荣怡婷
本报讯 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全市停课停工,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突然要求居家防疫,许多市民不免有些紧张和无措。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做好居家防护,避免自己和家人感染病毒?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的陆先权,请他来给大家介绍居家的防疫知识,让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做到科学防控疫情。
“居家期间,个人防护必须重视起来。”陆先权提醒道,在居家期间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密切关注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到普通门诊或个体诊所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防耽误病情。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是打喷嚏时用手帕或是纸巾掩住口鼻,若来不及拿手帕纸巾,可用手肘代替捂住口鼻,以防唾沫飞溅。使用过的手帕应该及时清洗消毒,使用后的纸巾不能随意乱扔,要丢到垃圾桶中。
在家庭防护方面,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不要因为恐慌而过度消毒。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净;家庭成员之间,要注意不共用毛巾、水杯等公共物品;每天清洁家居,保持家居环境和物品清洁卫生。对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物品的存放要避免高温,严禁接触火源,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要遵守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陆先权说,外部人员复杂,且无法知悉他们的行动轨迹,人员密集也增加了传播的风险。如果遇到迫不得已需要外出的情况,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时要注意避免多人扎堆聚集。外出回来后要及时洗手,减少通过接触病原感染的风险。如何做到有效洗手,一方面可以使用带杀菌作用的洗手液进行清洁,另一方面可以参照普遍认可的“六步洗手法”:第一步是掌心相对揉搓;第二步是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第三步是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第四步是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第五步是拇指在掌中揉搓;第六步是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面对疫情,科学防控是重中之重,减少外出、自我隔离是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措施。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每个人都不应该放松警惕,在居家期间也必须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遇到情况及时上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