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李雨婷
实习生 戚欣雅
通讯员 徐佳丽 顾秋叶
本报讯 “陈阿姨,我想咨询下老年人养老保险的政策,这个应该问谁啊?”“陈阿姨,我们家旁边小公园的绿化前一段时间被破坏掉了,能不能叫村里来补植下。”……每天,新埭镇杨庄浜村无讼调解站的无讼调解员陈家娴都或多或少地会接到村民的来电,他们或是咨询政策,或是邀请她去调解,虽然事情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相似,他们都把陈家娴当成了“自己人”,言语间满满的都是信任,而这和陈家娴热情服务村级调解工作近五十年的经历分不开。
“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调解工作了,那时候我是生产队的会计,村里谁家要分口粮、分家都会来找我。”陈家娴回忆道,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她与调解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业”近五十年,从未有一人质疑过陈家娴的调解能力,而她凭的正是一份公正之心,这也是她深受村民信任的原因之一。不管是什么矛盾,陈家娴始终不偏不倚,用道理说话。此前,有两村民之间多年来因农房交界地界线存在争议而引发矛盾,由于年份久远和界限模糊,双方始终各执一词、不肯相让,该纠纷也历经4年调而未决。陈家娴接手之后,多次上门察情况、解心结,不厌其烦地与双方开展了多达十几次的反复交流,最终为了让双方都心服口服,陈家娴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对双方争议地块选择挖掘地下楼板,以地下楼板东边南北两个点为准作为双方分割交界线。双方握手言和之后,其中一方还送来了“公正调解,为民解忧”的锦旗表示对陈家娴的感谢,如今一直悬挂在调解站里,熠熠生辉。陈家娴的公平公正不仅是针对村民而言,当碰到村民和村干部的矛盾,她也是摆事实、讲道理,当有村干部乃至村书记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她也是“仗义执言”,站出来为村民说话,维护村民的利益。
不言辛苦、不畏挑战,多年来陈家娴收获了很多谢意和荣誉,但在她看来,做调解工作不单是为了乡风更加和谐,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村民的忧心事、烦心事,因此她也默默地在背后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调解工作。前一阵子,村里的张阿珍(化名)给陈家娴打来电话,说女儿拿走了她发放养老金的银行卡,多次讨要未果,请陈家娴前去帮忙。陈家娴接到调解需求之后,自己单独找到了老人的女儿,连续三天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在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母女俩和解。而这件事情从始至终都只有陈家娴和老人一家人知道。“我们古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我们做调解工作不是要人家的感谢,也不是为了名誉和荣誉,只要大家都家庭幸福、和睦美满,我们存在的价值也就体现了。”陈家娴说得很淡然。
近五十年来,陈家娴已经数不清她调解过多少矛盾和纠纷,她曾面对过调解对象的冷脸,甚至冷嘲热讽、恶语相向;曾为了缓解矛盾,加班加点,在早上6点就到调解对象家里“座谈”;曾担心调解对象情绪不稳定,时刻把调解对象带在身边;曾为了调解更加公正,在古稀之年,还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因为颇受乡邻好评,在村里颇具威信,陈家娴作为无讼调解员,还在2019年成立了陈家娴工作室。尽管今年已经76岁了,家里老伴和儿子都患有重病需要照料,但陈家娴却始终不曾却步,“只要大家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对于这项事业,陈家娴始终热爱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