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聚焦平湖两会

管出城市精细化特色 “绣”出城市高品质形象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范依蔚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市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创新治理模式,重点抓好数字化和综合执法两项改革、城市精细化和环卫精细化两项管理、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两项重点,在加快推进金平湖新崛起中作出了新的贡献。

这一年,综合执法人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改革赋能成效明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精细管理提标争先;持续优化综合执法,执法效能走在前列;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服务民生担当有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这一年,综合执法人勇攀高峰,在新的赶考路上喜获佳绩:被授予2021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部门、重点工作“争先创优”先进集体一等奖、环境整治工程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集体、铁军打造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上新”数字应用场景

打造“智慧城管”平湖样本

【看点】

“垃圾分类信息监管系统能够直接通过后台获取并分析实时数据,掌握全市垃圾分类的整体情况,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四大环节全流程监管。”市综合执法局城乡环境科副科长丁烁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据悉,垃圾分类信息监管系统于2020年12月正式上线,并经过迭代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基础信息管理、垃圾分类作业过程管理、垃圾分类一站式填报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链条科学管理。

【盘点】

数字化改革大潮奔涌激荡。去年,市综合执法局紧扣数字化改革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从执法管理服务等环节突出顶层设计,全力以赴改革创新,升级打造 “六大”平台,这其中就包含了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监管系统。

据介绍,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监管系统目前已纳入我市622个投放站、185辆作业车辆、19座转运站、4个末端处置企业,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生命周期式闭环监管,对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智慧环卫平台的升级打造也为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添砖加瓦。该平台通过对城区环卫作业车辆、装修垃圾处置、垃圾焚烧厂等进行实时监控,去年全年共发现处置问题10097个,大大提高了环卫作业效率。

在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的过程中,其他智慧应用场景取得的成效同样可圈可点。“城市慧治”平台大幅提升发现问题能力,提高了案件处置效率,去年共处理城市管理(含违停)问题27万余件,是上年同期的7倍,其中83%的问题实现自动流转结案,得到时任嘉兴市委副书记马永良的充分肯定;疏堵结合,智慧停车平台纳入范围不断扩大,去年新建成ETC不停车收费停车场10处,开通无感支付48处,月均周转率同比提升35%;“敏捷查”项目完成综合监管一件事开发,指挥调度平台(敏捷执法)于去年7月正式上线,实现了将成果快速转化至执法处罚案件功能,达到非现场监管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应用三个场景;渣土运输监管平台项目在嘉兴市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上从2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一个个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推动着改革落地,也不断提升着城市治理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足“绣花”管理功夫

提升“人民城市”发展品质

【看点】

去年12月,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园林式居住区(单位)、优质综合公园、绿化美化路、街容示范街评审结果的通知》,我市继新华路、当湖路(新华路—平善大道)、环城东路、曹桥中路获评省级“街容示范街”后,当湖路(新华路—南市路)又成功创建,光荣上榜。

一直以来,市综合执法局坚持以“街容示范街”创建标准为指引,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手,通过“洁化、序化、亮化、绿化、美化”等综合性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街容示范街”创建不断取得新成效。

【盘点】

去年,市综合执法局以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拿出过硬举措,努力管出城市精细化特色,绣出城市高品质形象。

我市当湖路(新华路—南市路)获评省级“街容示范街”只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该局积极开展城区序化管理“回头看”专项整治,全年清理流动摊8695起,规范越门经营5844起,规范夜宵烧烤摊、马路餐桌、非法占道经营等各类违规行为645处,开展夜间施工巡查358次,规范夜间施工行为216起。与此同时,常态化推进“城警联动”工作机制,去年以来合计进行人行道机动车违停采集6万余起,其中“交警+城管”联勤贴单2万余起,拖移非机动车4245辆。实施人行道机动车违停电子抓拍和提醒告知,电子采集19万余起,其中劝离13万余起。

相对于重点领域,该局扩面提升智慧城管体系沿街商铺“三色码”管理项目,以“三色码”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 “门前三包”电子责任书签订工作,实现全程无纸化操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再提升。据统计,去年主城区共计签订电子责任书3386户。持续推进户外广告整治,开展户外广告、招牌备案等工作,在嘉兴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内录入店招备案246件,实现户外广告和招牌实时动态管理。此外,不断推进建筑垃圾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金山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建筑垃圾跨区域执法协作,检查工程车800余辆,对建筑垃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316起,罚没金额89万余元,重点监管渣土运输企业4家,停运车辆5辆次。

该局还创新举措抓实养犬管理,去年全年共计新办犬证1322件,收容1572只流浪犬及散养犬只,发布犬只认领公告603份;全年处罚316件违法养犬行为,总计罚款金额16120元,案件数量同比提升45%,处罚金额同比提升81%;在龙湫湾公园建成我市首个公共遛犬区,切实营造养犬管理工作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看点】

去年8月,市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开分队接到群众举报后,联合市场监管、教育、公安等部门,对开设在居民小区内的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联合突击检查。对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执法人员当场对其开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解散培训班,停止办学。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市综合执法局深入研究、高效协同,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教育领域“综合查一次”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助力“双减”工作有效落实。

【盘点】

早在2019年,市综合执法局便在全市率先实施餐饮领域、安全生产、建筑领域等“综合查一次”。去年该局再次创新举措,围绕办学资质、周末办学、营业执照、虚假宣传等方面推进教育“双减”领域 “综合查一次”,提高检查效率。与此同时,常态化开展餐饮业“综合查一次”,根据《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餐饮油烟整治提升比拼赛的通知》要求,探索长效执法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综合查一次”,印发《2021年度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排位赛工作方案》,跨部门联合执法,提高立案率。安全生产领域共立案123起,建筑业领域立案78起,城镇燃气领域立案3起。

去年,市综合执法局聚焦改革,研究制订《平湖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等,出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主要执法部门执法协作制度,挂牌成立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与13个执法协作单位建立部门间协作配合制度,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点任务,确保改革要求落地见效。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还在嘉兴市首创简易程序掌上执法快速办案模式,一般程序实现非办公区域移动执法快速办结。据介绍,自去年5月开展“一站式”办案以来,通过掌上执法和移动执法办结各类型案件462起,平均办案时间减少93%,结案效率提升9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通过开展“打基础、除隐患、保稳定”执法办案排名赛、执法办案“零唤醒”专项行动、“十佳案卷”和“十佳办案能手”评比活动,不断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去年一般程序立案1900起,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873份。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通知9起,已作出复议决定9起,处罚决定均得到维持。

强化城乡环卫保障

打造优美宜居城乡环境

【看点】

去年4月,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项永丹一行赴我市开展“三服务”活动,调研指导生态能源项目。调研组一行现场参观了宣教中心、卸料大厅、中央控制室等重点区域,了解垃圾处置工艺流程和运行各项指标数据,详细询问了焚烧炉炉型、烟气处理等技术工艺。

项永丹对我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利用实现一体化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平湖充分考虑市域总体规划和布局,确定异地迁建生活垃圾焚烧厂;以勇争一流的决心,确定建设含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应急填埋库“三合一”的平湖市生态能源项目;以全国领先的目标,配套了稳定先进的炉排炉以及“7+3”超洁净烟气排放工艺,项目建设运营系统性、一体化的做法值得肯定,值得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广。

【盘点】

平湖市生态能源项目自2018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去年,市综合执法局持续围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加强环卫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服务能力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而有序推进生态能源项目建设就是其工作重点之一。

这一年里,生态能源项目平稳运行,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预处理良好运行,并承担部分边角料、污泥等工业垃圾处置。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项目还完成了主体厂房玻璃幕墙、道路铺设、绿化景观、主广场景观等施工内容,通过了(先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完成了消防预验收。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装修垃圾、园林与大件垃圾处置中心项目)于去年1月正式开工,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室外附属工程完成河道回填,目前正在进行室外道路基础、围墙基础施工。

与此同时,该局不断规范垃圾收运体系,对城区165个小区、377个定时定点投放站实行一日两次垃圾收集,实现垃圾“不过午、不过夜”,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实现分类运输、处置,我市垃圾分类状况在2021年嘉兴市各县(市、区)公众满意度调查中总得分最高。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百姓福祉的大事,生态能源项目这样的重大工程必不可少,城市一隅的小小公厕也是不可或缺。为进一步推进公厕人性化服务,去年该局完成公共卫生间服务提升13座,61座公共厕所安装扫码取纸设备,25座公厕启用智能除臭消毒设备,完成5座驿站建设。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队伍。在过去的一年里,市综合执法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组织参观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六个一”活动、“有声领读”微课堂、“学党史、忆经典”知识竞赛,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回顾党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该局还注重先进典型选树,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立足工作实际,选树各条线先进典型,引导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学有目标。除此之外,常态化开展“路长制”网格化管理、啄木鸟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金平湖城市小管家”、垃圾分类、文明养犬公益宣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去年共开展活动56次,参与人数750余人次,发放资料2800余份,劝导不文明行为500多起,“金平湖城市小管家”项目获嘉兴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2022-02-1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03853.html 1 3 管出城市精细化特色 “绣”出城市高品质形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