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聚焦

新埭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发展有特质 美丽乡村有气质 农民生活有品质

█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夏一鸣

新埭壤接上海金山。泖水千年悠悠流淌,孕育着新埭这个江南小镇。近年来,新埭镇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聚力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领跑农业现代化转型,成功创建了浙江省首批农业特色强镇、浙江省园林城镇,打造了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了一大批特色鲜明、优质绿色的农产品品牌。

回眸2021年,新埭镇结合实际,牢牢把握“三农”工作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定位,锚定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化”同步目标,努力谱写“产业发展有特质”“美丽乡村有气质”“农民生活有品质”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产业发展有特质

【看点】

平湖市稻米产业农合联是集稻米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稻米产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年作业服务能力达到10万亩次。稻米产业农合联按照“产业+农合联+公司”的运作模式,实行“合作制+公司制”双重合作机制,以合作和联合为纽带,以稻米全程产业链服务为基本功能,全面提升稻米产业各个环节的专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仅能为稻米产业提供特需性、精准化的服务,也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现代市场的对接,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的作用。

【盘点】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新埭镇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兴旺。

稳粮保供,粮食面积稳中有增。2021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6.81万亩,其中水稻粮补面积较2020年增加1870.61亩;油菜种植面积737亩。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建丰农场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千亩示范方创建,建立水稻百亩高产示范和杂交高产良种示范方6个。

科学指导,推广农业新品种。大力推广水稻优质高产良种,良种覆盖率达99%。引进试种特色新品种6个、常规稻品种3个,其中早稻1个、晚稻2个、杂交稻1个,推广新品种面积约4200亩。

提质增效,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省稻米产业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2021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左右。开展“绿色芦笋”创建,面积达885亩;开展西瓜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3家。扶持现代农业,兑现2020年新埭镇现代农业政策补助,其中粮食全产业链项目1个、现代农业品牌项目2个、休闲农业项目2个,共计补助金额136万元。

农业数字赋能,建设首个乡镇级农产品展销平台。打造网上农博新埭馆数字化农产品展销平台,创建“四季新埭、泖水滋味”公共品牌,成为宣传本地优质品牌的重要阵地,展示馆共入驻主体15家,上架农产品40余件。成立平湖市新联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泖水滋味公共品牌推广与展销中心日常运营工作。

此外,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资监管,不断强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发放宣传资料250余份,与各村签订责任书9份,与农资经营单位签订承诺书、责任书各10份,与基地种植户签订承诺书120份。强化追溯建设,全镇共有可追溯主体37家,全面实施规模主体追溯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21年,该镇全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继续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示范,种植面积3805亩。建成200亩水稻绿色综合防控示范方1个,已完成农药减量技术应用面积2.1万亩,农药减量1.2吨。完成测土配方肥技术应用5.2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910吨,化肥减量61吨。

美丽乡村有气质

【看点】

新埭镇切实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精准对接需求,破解企业租房难点,以杨庄浜村毛家浜为试点先行探索示范,由村集体出资,与房东签订10年租赁合同,并拟投资30万元/栋,按照企业需求对房屋内部进行改建装修。从园区中长期可持续向好发展考虑以及租赁住房市场潜力巨大着眼,同时为破解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难题,该镇积极依托利用国有土地和村集体建设用地新建以及村民闲置房屋改建等方式,有效超前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布局。秉持既算好经济账又算好环境账和安全账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村集体参与的租赁住房方式,充分盘活农民闲置用房,解决了既存在长期闲置又存在租户管理难等问题,还能实现农民增收。

【盘点】

屋前流水潺潺、绿意盎然,屋后小院悠然、闲适惬意,远处农田阡陌、美景如画……看着毛家浜自然村落里这样一幅乡村美景,村民们更加坚定了要将这样一幅美丽景致变成“美丽经济”的致富心。“新乡邻公寓”是新埭镇探索共同富裕中的一项创新工作。该镇为一键式解决企业租房难、农民增收难、村集体创收难三大“顽疾”,通过利用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资源,探索打造建设“新乡邻公寓”模式,让落户在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内的高层次人才居住到美丽乡村中来,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构建互利多赢的共同富裕发展共同体。

为了让美丽乡村有“颜值” 更有“气质”,新埭镇努力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着手,铆足干劲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该镇实施自然村落保留点提升工程,使美丽乡村扩面提质。2020年开始,该镇在原有全市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的基础上,启动自然村落(保留点)提升计划,对全镇24个自然村落保留点进行提升,2020年全年已完成星光村肖家村和田圩、大齐塘村玉泉、鱼圻塘村小新村、杨庄浜村毛家浜5个村落提升工程。2021年,实施星光村田圩二期、大齐塘村费华浜二期、牌楼村合和浜、旧埭村后港4个自然村落保留点提升建设工程。

与此同时,该镇扎实推进全域秀美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环境长治久美。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放松的基础上,该镇着力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结合新社区环境提升、绿色工地创建、美丽企业打造等工作,每周三分3组对农村、企业和新社区进行检查,全域推进人居环境大提升。

农民生活有品质

【看点】

新埭镇大齐塘村以村班子换届“开门一件事”为契机,紧抓大齐塘红创致富港公共码头建设,投资1800万余元新建300吨级泊位两个。为了放大码头的经济效应,大齐塘村在全市率先开启集体经济“众筹+”新模式,首创了筹资共建的新理念,走出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发展新路子。

【盘点】

近年来,新埭镇加快推进强村项目,完成大齐塘众筹码头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公开招租,全村共有575户农户参与众筹,总资金642.8万元。据项目收益测算,低收入家庭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240元,2021年年底已完成首次分红。众筹码头项目创新村民众筹入股村集体经济模式,探索了强村富民新路径,被评为全省第五批“开门一件事”最佳案例。

以党建统领打开商圈治理“金钥匙”。大齐塘村红动商圈范围包含大齐塘集镇及洁具城,涉及集镇商家56 户、居民268户,其中党员经营户7户、洁具城规上企业11家(其中4家设立党组织)。自2018年起,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带动了大齐塘集镇红动商圈,村党委本着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原则,组建“红动商圈党建联盟”,发挥组织“关键作用”,引导党员经营户“亮身份、亮承诺”,创建党员诚信岗、服务岗、先锋岗,营造商圈党员带头比服务、比质量氛围,带动全域企业、经营户共同参与商圈治理。

以志愿品牌铸成公益带富“金名片”。志愿服务汇聚的是精神力量,标注的是文明高度,它渗透于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一句“周末你加油了吗?”,已成为大齐塘村“小红旗”志愿者见面的问候语。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共享富裕”为理念,顺势推出众筹“+”油站志愿服务项目,每周六设立乐享“+”油站,为低收入人群、独居老人提供理发、补鞋、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便民服务;互联网预约挂号、优享政策申报等代办服务。每周日设立乐活“+”油站,与就业指导中心合作,为待业大学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邀请辖区企业定期开展“乐活·招聘会”,力争让每一户家庭劳动力都能够发挥所长、勤劳致富。

以全民筹智汇聚共富“金点子”。近年来,该镇大齐塘村充分发挥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优势,围绕本村“百姓事务百姓议,百姓村庄百姓建”的发展公约,建立起了包括党员先锋站、网格连心议站、“众智+”会客厅在内的20处村民议事站点,形成了每月户长会连心议事机制。例如,目前正在打造的大齐塘村玉泉自然村落就是围绕“记忆中的乡愁庄”主题,拓宽“全民筹智”的新思路,邀请节点村民、专家学者、乡贤能人、旅游达人、网络红人坐到一起出主意、谈设想、提意见、作参考,汇聚致富“金点子”,共创美丽乡村新生活。

2022-02-09 产业发展有特质 美丽乡村有气质 农民生活有品质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01151.html 1 3 新埭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