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因为一块田 生活变更“甜”

当湖巧解民生“老难题”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赵泽曦 沈艳凤

本报讯 “沈阿婆,你今天这么早就过来种菜啦!”“今天过来浇点水。老张,你又来检查了!”……近日,记者和“沐邻共享”微田园监督小组组长张全根走进当湖街道沐阳社区的“沐邻共享”微田园,低矮篱笆扎起的田地里种满了小白菜、雪菜、菠菜等各种各样的蔬菜,一眼望去,为冬日里增添了一抹绿色。而在不远处,三三两两的阿婆正在自家的田块里除草、浇水……

“沐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纯农拆小区,农迁居民占比很大。”沐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山娟花说,“搬过来以后,虽然身份从‘农民’变成了‘居民’,但大多数人仍保留着田间劳作的习惯,老一辈都喜欢自己种点菜,自己种的菜都不打农药的,想吃了拔一把炒一下,吃起来也放心。”“无地可种”的困境,曾一度让居民们打起了小区绿化带的主意。一时间,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房前屋后毁绿种菜,不仅使得整个社区的环境变得脏乱差,还对其他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找准了居民们的心结,沐阳社区就破“难点”,通“堵点”。2020年5月,沐阳社区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沐阳东区南侧的道路出入口有块面积2.5亩的闲置荒地,于是社区发动力量将土地进行平整,改造成了63块供居民们种菜的“自留地”。消息一经传出,就有167名居民闻风而至,经过公开报名、抽签的方式分配了63块微田园,与63户人家签订了一年的免费种植协议,“沐邻共享”微田园项目1.0版本就此正式启动。

闲置地变“开心农场”,让越来越多的居民笑开颜。“2021年,我们在1.0版本上再升级,重新增加了3亩地,田地也从原先的63块扩大成了145块,并将微菜园的功能也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除了给予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种植的田地之外,我们还设置了矫正实践基地、研学基地和爱心基地,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耕作的快乐,吃到新鲜的蔬菜。”山娟花说。

如今,沐阳社区的居民们虽然住在城市,却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沐邻微菜园”项目是当湖街道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的创新举措,更是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当湖街道充分调动群众的热情和主动性,通过共建共享共治等方式,唤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每个小区居民的治理热情,让群众自发地去管理维护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022-01-13 当湖巧解民生“老难题”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93838.html 1 3 因为一块田 生活变更“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