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时髦”事物都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家乡,适宜又诗意的生活,也不一定在远方。
■王 萍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这几年,我们的家乡——平湖,在城市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很显著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强,很多在外求学的青年也愿意回到家乡发展。
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城市书房,是供大家补给知识的“充电站”,这里环境舒适,布置雅致,书籍种类齐全,借阅流程便捷……经常能在小区外的城市书房里,看到青年家长和孩子一同在这儿共享亲子阅读时光。除了城市书房,政府也打造了许多的驿站,每个工作日中午,都能看到青年在南市商务区总商会大厦的团聚·楼宇驿站里相聚,看书,聊天,打游戏,甚至开展沙龙活动,打发午间时光,缓解工作疲劳。
一座充满精气神、快速奔跑的城市,一定是不安于“室”的。“双减”前的周末,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在接送孩子上兴趣班的路上,也无暇顾及沿途的城市风光。“双减”政策推行后,我们有了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开启了“慢节奏”的周末生活。
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约上小伙伴来到明湖公园,有时候是踢踢球,在草坪上飞奔;有时候是放风筝,又或是去马路对面的口袋公园玩得不亦乐乎……四周也都是来打发周末的青年朋友或是亲子家庭,有些搭起了帐篷,摆出了露营的桌椅,看看书,聊聊天;有些骑着自行车,悠然自得地感受沿途风光,还有的文艺青年,带着吉他或是非洲鼓,席地而坐就这么弹唱起了歌儿。
如果此刻上空有一架无人机,它捕捉到的一定是城市一角活泼惬意的画面。如果加上超广角镜头,那这幸福的画面里,一定有我们的美丽乡村。疫情下的节假日,反而多了机会去各镇(街道)走走逛逛,感受我们平湖美丽乡村建设的独特魅力。来到樱花小镇打个卡,去趟进口食品城买买买;去中国航天科普馆get新知识;家门口体验“高大上”的赛艇运动;去美郁农场喂羊驼开越野车;民宿住上一晚数星星赏烟火……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时髦”事物都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家乡,适宜又诗意的生活,也不一定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