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长期护理”就在身边

■记者 王茹彤

【幸福故事】“小钱,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四肢肌肉酸痛吗?我来给你做个推拿。”……早上7点,平湖市兴平颐养园的蔡师傅来到了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小钱家中,为小钱提供心理安慰、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等居家护理服务。

记者初见小钱时,他沉稳地坐在椅子上,笑着听母亲讲述自己儿时的故事,很难想象,这个坐姿端正的小伙竟是一位患有痉挛性脑瘫的病人。“他从小生活不能自理,每次面对陌生人他总是感到异常紧张与焦虑。我们也带着他跑了很多医院,这个病没办法完全治愈,需要长期的护理康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们知晓了长期护理保险,马上决定参加。”小钱妈妈欣慰地说道。看着如今能够坦然面对陌生人、能借助器具行走的儿子,小钱妈妈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小钱能有如此大的转变正是得益于我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以社会互助共济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提供基本生活护理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基本保障。据介绍,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范围包括清洁照料、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等27个项目,根据失能人员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入住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护理、入住定点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机构接受护理和定期上门居家护理等护理服务方式。

小钱的故事是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群的一个缩影。近四年来,长期护理保险得到了许多百姓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失能人员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优惠。“为了让参保人更快更好地享受长护险待遇,今年长护险实现线上智能化监管,通过地理定位、人脸识别、语音通话等功能完成护理服务全过程监管,着力打造优质规范的长期护理服务,确保符合要求的失能人员能够真正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平湖市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张颖说,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满足长护险待遇享受人员,今年新增长护险定点机构5家。目前,我市共有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31家,其中医疗机构16家,养老机构10家,居家护理机构5家。截至目前共受理失能评定申请5540人,完成初次评定5498人。按政策要求满两年的参保人期末评定811人、累计评定为重度失能3952人、累计待遇享受3559人,其中享受居家待遇(社会组织或企业)共计2136人,占总待遇享受的60.02%。目前,我市待遇享受率已达到99.67%,居嘉兴市首位。目前共完成待遇拨付45批,累计待遇发放60644人次,共计待遇拨付7014.34万元。

【平湖路径】2017年,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正式推出,2018年2月,长期护理保险正式在平湖“落地”,建立健全长护险各环节工作制度。4月,首次引入上门居家护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护险“平湖居家护理模式”。2019年,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和知晓度,让长护险事业深入人心。2020年,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便捷长护,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线上稽核、线上结算,进一步实现高效办公。同时开展与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的文化活动,丰富长期护理保险内涵,评选出33名2019年度、2020年度最美护理员和优秀护理员。2021年,我市为失能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加大护理队伍建设,完善智能化监管体系,打造标准化长护服务。此外还进一步优化评定流程,重新组建失能等级评定专家库,合理科学规划评估路线,极大程度缩短评估时效。全市实现长护险统一经办,给失能人员提供更扎实的保障,让更多百姓享受优惠。

2021-12-2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6402.html 1 3 “长期护理”就在身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