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经济创新:进取有道高质量

智能网联汽车OTA大数据云平台落地推进。

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出台了更具突破性、更有吸引力、更富含金量的人才新政,制定了领军人才培育、市场化引才、购房补贴等配套实施办法,加快制定教育、卫生等专项引才政策,人才政策支持力度真正达到了领跑嘉兴、全省领先。一个个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在平湖安家落户、创业创新,为金平湖新崛起凝聚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人才引领发展,创新成就未来。久久为功强化人才招引,持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平湖全力构建全要素创新生态。在全面落实科技新政的基础上,我市以创新券为支撑,全面盘活资源要素,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科技支行贷款1.6亿元。同时,强化各类科技人才和项目申报,以申报为导向,营造全市上下重视人才、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

新闻回放:2021年11月,航天平湖产业基地项目在红船旁、南湖畔签约,这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长三角布局的重大战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集中布局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卫星应用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等,年产值将超200亿元,届时将推动平湖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千亿级规模。

亮点综述:一个大项目尤其是“链主型”项目,将引发一个产业集群、创造一个产业生态,推动一个产业发生质变,这也是我市持之以恒招大引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市各招商主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意识,全力以赴、久久为功,招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高质量外资更是成为了“金平湖”的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今年以来,我市完成招大引强项目17个,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明年招商引资做好项目储备,为下一步发展蓄势赋能。

为全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我市一方面眼睛“向内”,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行动,进一步盘活土地要素,为项目推进腾出了发展空间。今年1至10月,我市完成土地供应面积3876亩,其中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1961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面积1297亩。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以及通过创新产业飞地模式,“多条腿”走路解决土地指标问题。

项目签约是第一步,项目推进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将一个个重大项目纳入“项目全周期服务”,在项目准入、供地、审批、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6个环节开展线上管理和服务,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的新模式,在全市上下营造了签约项目抓落地、拿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推进、推进项目抓投产的项目推进氛围。同时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以“网格连企、破难扶企”为抓手,全面整合96871、企业码、企业服务直通车等资源,深入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发展清除“拦路虎”。

经济创新:进取有道高质量

梳理五年来平湖经济发展的奔腾路径,“高质量”始终是主题词。“经济创新工程”持续全面实施,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大引强、要素突破等系列“组合拳”持续发力,使动能转换不断提速,平台体系全面升级,招大引强连续突破,产业发展再上台阶,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闻回放:2021年10月,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今年累计实现货物吞吐量4246.4万吨、同比增长25.8%;集装箱吞吐量21.3万标箱、同比增长26.5%。作为平湖“一核两极金边银线”空间发展格局中的“南极”“临港极”,独山港港口、港产、港运、港城“四港”联动发展迎来“加速度”,也推动着省级开发区的蝶变跃升。

亮点综述:独山港区是我市主平台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这背后离不开其发挥“海”的优势,精耕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独山港区的发展,正是平湖全市各平台定位越来越清晰,产业路径越来越精准的生动例证。近年来我市工业形成了“1212”产业体系,其中第一个“1”为数字产业;第一个“2”指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第二个“1”指时尚产业;第二个“2”指未来产业。围绕“1212”产业新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实行重点产业培育“链长制”,打造行业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产业生态圈升级。如今,平湖全市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13.5%,百亿项目、百亿企业均实现零的突破。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量”,更体现在“质”。我市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列入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名单,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30.3%、21.5%、68.2%。

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市各平台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平台格局,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全市数字经济一号“主平台”地位,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引入了全市首个百亿级数字经济项目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形成了高端精密机床、汽车等产业链。

新闻回放:2021年3月,长城汽车平湖研发中心举行开工仪式,这是长城集团在保定总部之外,国内开工新建的第一个研发中心项目。项目的开工,将结束平湖没有大型研发平台的历史,也将开启平湖人才结构由“散”到“聚”的变化。

亮点综述:一个个创新平台,是承载人才招引、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强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市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不断推进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已累计建设上海、深圳等地域外孵化器9家,投入运行5家,1个工作站签约落地,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浙工大新材料研究院建成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家,平湖实验室引进行业领军专家5人。此外,还加快推进“深根计划”,成立清华长三院平湖创新中心,中标院长三角分院、平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 胡佳英

2021-12-2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5563.html 1 3 经济创新:进取有道高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