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婷
【蹲点企业】芯越微电子材料(嘉兴)有限公司
【蹲点时间】12月15日
【现场直击】这边的GP车间里,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往一旁的混配罐里面输送经过特定比例研制的原液,经过混配罐搅拌,再经过滤、检测等程序,不出几个小时,可用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中钼铝蚀刻的铝蚀刻液就可制成;那边,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要出货的一罐罐产品进行最后的安全检查……虽然厂房面积不大,只有4200平方米,在车间操作的技术人员更是不到10人,但是芯越微电子材料(嘉兴)有限公司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微小”却精悍。
芯越微主要研发和生产蚀刻液、光刻胶剥离液等半导体制程用的材料,作为芯片行业的核心部件,都是芯片制作环节中蚀刻、清洗等流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芯越微的成功投产和运营,弥补了国内芯片应用材料领域的空白。“我们目前生产有蚀刻液、蚀刻灰化后清洗液、光刻胶玻璃液、显影液、清洗液、抛光液六大类产品,拥有5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投产一年多来,经过了最初的研发期和产品测试期,市场已成功打开,月销售额已由上半年的8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00多万元,预计今年年产值能达到近2000万元。”芯越微电子材料(嘉兴)有限公司质量经理徐昌海说。
【亮点解密】作为一家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半导体领域的微电子材料公司,处于初创型企业的芯越微生产的产品类型已经占据了30%的市场,客户群体也在逐步扩展,已经与华为、比亚迪、三安光电、兰特光学等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局即发力,这还源于芯越微独一无二的技术。
科技是芯越微的立身之本,在芯越微的员工中,有40%都是在半导体领域有10多年乃至20多年研发经验的博士、硕士等专业技术人才。在他们的攻坚克难之下,芯越微成功研发出了蚀刻液、蚀刻灰化后清洗液、光刻胶玻璃液等原本国外公司才有的技术,解除了国内芯片企业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经过产品测试和多番论证,我们研发、生产的产品相较于国外技术,性能更好、质量更稳定、使用率更高。”徐昌海说,就如在芯片的清洗和蚀刻中,其纯度和洁净度对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有很大影响,而他们研发的产品,能通过原料的精准配比,将杂质对芯片的影响降到最低。虽然质更优,但为了最大限度地汇集国内芯片企业,芯越微的价格却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了30%至50%。正是在这样颇具含金量的技术和经济实惠的价格之下,芯越微产品的市场不断拓展,产能也已经接近年产2万吨,生产线即将满负荷运转。“我们现在正在寻找新的厂房,明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进一步拓展产能,预计明年产能将达到3万多吨。”徐昌海说。
【蹲点札记】数字经济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我国在不少领域都受到国外技术的制约。科技是最有力的支撑,芯越微做精做深研发这一篇文章,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汇聚专业技术人才,破解了国内芯片应用材料领域的瓶颈,以“小切口”成就了“大事业”,在数字经济广阔领域中打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一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