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端稳就业“饭碗” 收获幸福满满

■记者 高 洁

【幸福故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的背后,是一个个想要通过拼搏换来前途的求职者,是一户户渴求安居乐业的家庭。

“我的身体不太好,岁数也大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政府知道我的情况后就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我的就业难题,让我生活有了保障!”说起自己现在这份工作的由来,市民李红(化名)的言辞间充满了感激。

李红是当湖街道滨湖社区的居民,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承受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多年来,“找工作”对于她来说一直是件难事。“年纪越上去越不好找工作,我也不会什么特别的手艺,以前就帮人看看店,干些比较简单的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只能待在家里。”李红说。李红的儿子还在读高中,在她失业期间,全家仅靠丈夫开出租车维持生计。李红告诉记者,看见丈夫每天都很劳累,她也觉得心疼,自己今年47岁,还未到退休年龄,就一直想着再找一份工作贴补些家用。

今年8月,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推广使用“重点群体帮扶应用场景”的行动,通过摸底排查,知晓了李红的失业情况,社区的人力社保专员便找到李红,详细了解她的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主动介绍就业创业政策内容。因李红符合公益性岗位申请条件且愿意就业,工作人员就为她申请了公益性岗位。9月,成功入职于平湖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岗位为工勤人员。

“平时我就打扫一下卫生,倒倒茶水,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真的很感谢政府,原本自己缴养老保险也要产生一大笔费用,现在这份工作有五险,每个月还能拿工资。”李红说,她对现在这份工作很满意,多亏了这样的好政策,带给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李红的故事是平湖多措并举,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缩影。近年来,针对像李红这样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我市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及各镇街道,在传统的保安、保洁岗位外,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等新工作,深入挖掘开发公益性岗位,并依据政策,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同时,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持续做好摸底排查、帮扶援助、帮扶回访、跟踪服务。

一项项稳就业、惠民生的政策措施陆续实施,一次次强保障、暖民心的就业帮扶落到实处,让群众端稳了“饭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平湖路径】近年来,我市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开展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已成功创建省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6家,其中平湖市钟埭街道福臻社区已进入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推荐名单。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27344人,引导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569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49人。实现就业帮扶10768人,其中实现就业6272人。共举办招聘会145场,提供就业岗位22.91万个,1.4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2021-12-2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5108.html 1 3 端稳就业“饭碗” 收获幸福满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