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给人温暖自己也会温暖!

季节的寒冷与岁月的薄凉,不会改变我们行路的初衷和初心,但是,每一次千山万水走过,每一次千辛万苦经过,我们都会记住岁月给过你温暖的人。

■高 莉

小时候的记忆,冬天里的温暖是滚烫的粥、地瓜和盐津豆,它们能够驱走冬日的寒冷。

每天早上起来,喝一碗温暖的米粥,是母亲一早起来在灶头上煮的,当我洗漱完毕,回头间,桌上已经摆上热气腾腾的粥,粥面上泛着几缕青色,稠稠的,上面结了一层粥皮,放在纯朴的陶瓷碗里,真正是赏心悦目;放到嘴里,满口清香;喝到胃里顿感暖遍全身,再配上母亲给我煎得黄黄的放生鸡蛋,那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了。

每个休息天的下午,母亲喜欢煮地瓜,再放上几个芋头。她在灶头边忙完后就会使唤我来烧火,而我也非常乐意干这种活,在煮的时候烤花生是我经常干的事情,烧火时,抓一把花生扔在灶头里,差不多时再用火钳夹出来吃。边吃边烧火,等到热气喷出来,闻到地瓜的香气时,再焖几分钟,差不多就可以吃了。母亲种的地瓜总是很甜,几乎不用放糖,很多时候,还会吃到红心的地瓜,又糯又暖和,每次吃完地瓜后我都把汤喝得干干净净。劳动是快乐的,又暖和又有得吃,小时候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母亲上班时,我就待在干妈家,干妈的母亲我管她叫娘娘,娘娘喜欢在冬天煮豆,那种香香的盐津豆,有人来串门时,娘娘就会吩咐我把豆子拿出来,我的围兜里总是藏满了娘娘给我的豆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豆子明明都是冷的,在我的记忆中却是温馨无比,又香又美味。

那时候,我们村里有户人家,儿子患了病,常年在医院,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家中只剩下年迈的老母亲。有时候,她会拄根拐杖出来晒太阳,母亲只要看到她就会盛点饭夹点菜叫我拿过去。我会坐在老人旁边陪她一起晒太阳,有时候听她唠唠叨叨,还有的时候我会一个人玩,等老人吃完后,我就会过去收拾碗和筷,而娘娘每次看到老人,也总会叫我盛点粥什么的端过去。有一次,我把盛豆的碗给老人端过去,老人笑着张开了衣服的口袋。老人走后,娘娘告诉我,老人只剩下几颗牙根,根本咬不动硬硬的盐津豆。后来,老人的女儿回娘家时来娘娘家坐了会儿,和我们说,老人家里有一碗盐津豆,她回娘家饿了想吃,可老人说什么都不肯给她吃。她在第二次回娘家时,盐津豆还在,看看都坏了就想扔掉,可说什么老人都不肯扔,还像宝贝一样给放在箱子里上了锁。老人女儿和娘娘说,她怀疑她妈是不是糊涂了。娘娘和她说,老一辈人总有自己的想法,年轻人要做到理解。老人的女儿走后,娘娘摸了摸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给我煮了几个荷包蛋。

有一年,老人的儿子病情好转从医院里出来了,老人很高兴,过来坐会时脸上带着光,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她儿子老毛病又复发了,到处逮人,手里拿着砖追着人打。村民们意见很大,但老人不同意把她儿子送去医院。那天,我在村口看到她儿子手里拿着砖头,吓得大哭了起来。老人急急忙忙跑过来护着我,后来她儿子的砖头落了下来,砸在她身上,她却安慰着我:“不哭不哭,咱们不痛。”我不知道,她明明在村中,怎么会听到我哭的,还有,这样长的距离她是怎么样扑过来的。后来老人同意了村里的安排,把她儿子又重新送到医院治疗,后来没几年,老人就过世了。

长大后,再也没有人为我煮过盐津豆,陪我长大的娘娘也早已驾鹤西去。在今年的冬天,我在莫氏庄园对面那家颇具传统文化的店里买了好几斤盐津豆,慢慢地嚼了又嚼,可是再也嚼不出儿时的那种味道,而嚼着嚼着,在那个阳光照耀的午后,捧着盐津豆的我却泪流满面。

季节的寒冷与岁月的薄凉,不会改变我们行路的初衷和初心,但是,每一次千山万水走过,每一次千辛万苦经过,我们都会记住岁月给过你温暖的人。人到中年,我也终于悟明母亲和娘娘以身作则传授我的道理:给人温暖自己也会温暖!

2021-12-1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4366.html 1 3 给人温暖自己也会温暖! /enpproperty-->